[实用新型]一种单相电动工具无级调速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5239819.2 | 申请日: | 199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314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梁;庄汉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梁;庄汉诚 |
主分类号: | H02P7/622 | 分类号: | H02P7/622;H01H15/00;H01H21/8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13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电动工具 无级 调速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子无级调速开关,尤其适用于单相电动工具。
现有电动工具无级调速开关,通电时因主触头处于带负荷的滑移状态,所以主触头电磨损大,且主触头压力不可能太大,造成了接触电阻大,温升高,这些都限制了开关通断能力及其电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触头为翘板式、单断点的电子无级调速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调速锁定C、调速予选装置D和手动拨杆(1),同时还包括了电流换向器A和无级变速电子调速器B。电子调速器B包括电子芯片(20)和固定在变速予选装置D支架(19)上且前后排序的一对滑块(12、13)及一对主触头组成,一对主触头由一对动触头(14)、(15)和一对静触头(16)、(17)组成,动触头(14)、(15)分别以一支点(18)固定于壳体(11)上,静触头(16)与电源输入端相接,静触头(17)与电动机输入端子(L6)相接。当按动变速予选装置D,支架(19)带动滑块(12)、(13)前移,滑块(12)移至超过支点(18)时,动触头(14)与静触头(16)相接,电路导通,滑块前移输出电压加大,至滑块(13)超过支点(18)时,输出电压达最大,从而达到调速目的,因采用了翘板式、单断点的主触头结构,所以大大改善了主触头电磨损大的致命弱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之电流换向器A可由分别与手动拨杆(1)和一对动触片(3)相接的回转器(2)、与电动机换相端子(L1、L2、L3、L4)相接的静触头(4)、(5)、(6)、(7)和动触片(3)组成,回转器(2)由回转支架(8)及固定其上的弹簧(9)、夹住弹簧(9)的两滑动拨块(10)组成使开关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无级变速电子调速器B的电子芯片线路为晶闸管调压电路、由电阻R1、R2、R3、R4、二极管V3、电容C1和双向晶闸管V1、触发二极管V2组成,其最低输出电压设定值由可变电阻R1整定,保证了输出电压设定值的准确。此电路与以住通过反复测试、估算再配焊不同规格电容的方法比,工序简单、效率高,即在RC回路中将电容值给定,最低输出电压设定值整设定只要随机改变电阻R1的阻值即可实现。在本电路中,当向前移动滑块(12)、(13)的同时,R3阻值减小,输出电压变大,从而达到调速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主触头电磨损小,工作可靠性高,输出电压设定值准确,制造工序简单且效率高的优点。下面通过实施例及
附图详加说明。
附图1实施例1结构图。
附图2无级变速电子调速器B之结构原理图。
附图3电流换向器A之结构原理图。
附图4电子线路原理图。
实施例1,如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了调速锁定C、变速予选装置D和手动拨杆(1),同时还包括了电流换向器A和无级变速电子调速器B,各部件相互插接。如图2,本实施例之无级变速电子调速器B由电子芯片(20)和固定在变速予选装置D支架(19)上且前后排序的一对弹性滑块(12)、(13)及一对主触头组成。这对主触头由一对动触头(14)、(15)和一对静触头(16)、(17)组成,动触头(14)、(15)分别以支点(18)固定于无级电子调速器B的壳体(11)上,静触头(16)与电源输入端相接,静触头(17)与电动机输入端(L6)相接,主触头为翘板式、单断点。具有开关通断能力强,电寿命长的特点。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结构基础上,对电流换向器A结构进行了改进,如图3为本实施例之电流换向器A,其分别与手动拨杆(1)和一对动触片(3)相接的回转器(2)、与电动机换向端子(L1、L2、L3、L4)相接的静触头(4)、(5)、(6)、(7)及一对动触片(3)组成,回转器(2)由回转支架(8)及固定其上的弹簧(9),夹住弹簧(9)的两滑动拨块(10)组成本实施例之开关除具开关通断能力强,电寿命长的特点外,还具有开关工作可靠性高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梁;庄汉诚,未经陈国梁;庄汉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98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