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缫丝机防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40106.1 | 申请日: | 199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481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26 |
发明(设计)人: | 薛培之;钟伟良;李瑞熙;张晓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长城机器总厂;江苏省纺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B7/04 | 分类号: | D01B7/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缫丝 机防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缫丝机械,尤其是指一种自动缫丝机的防沉装置。
现有国内外各类自动缫丝机的防沉装置,其结构都是防沉板挂脚安装在机身机架上,并伸向缫丝槽。防沉板的起吊位置用拉杆和安装在下鼓轮角铁上的定位板配合实现。由于每台车有三只挂脚和二根拉杆伸向缫丝槽,使缫丝槽的清洁工作较难做。在日本HR-3型和国产D301A型等较先进的自动缫丝机上,由于捕集器单独传动,捕集器挂脚在运行中容易与伸入缫丝槽的防沉板挂脚相碰造成故障。而且由于防沉板挂脚安装在中机架上,给接绪齿轮箱的装拆、保养带来不便。另外其防沉板的起吊偏于防沉板的一端,易使防沉板呈倾斜状态,使缫丝中的落绪丝茧不易迅速下落,甚至堆积起来。因此现有各类自动缫丝机的防沉装置存在清洁工作难做;容易引起捕集器运行故障;接绪齿轮箱装拆不方便和落绪茧不易下落甚至堆积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防沉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调整方便,有利于减少运行故障,方便清洁工作和保养的新颖防沉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缫丝槽上方的防沉板挂脚、调节杆及防沉板,防沉板挂脚安装在下鼓轮角铁上,在防沉板挂脚上开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或定位槽,防沉板的一侧铰接在支架上,另一侧与调节杆的一端铰接,调节杆的另一端铰接调节件,该调节件可插入防沉板挂脚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槽内;防尘板挂脚至少有两个,相应地调节杆与调节件以及调节杆与防沉板的铰接点也至少有两个;在防沉板的一侧有吊环,相应地在调节杆上有挂钩,防沉板与调节杆利用吊环与挂钩铰接;在防沉板挂脚后下方的缫丝槽内有捕集器挂脚及其捕集器。根据工作要求,将调节杆上的调节件分别嵌入防沉板挂脚上相对应的定位槽或孔内,便可调整防沉板的工作状态,使防沉板与缫丝槽保持平行,以有利于落绪茧的下落并防止堆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防沉板挂脚安装在下鼓轮角铁上,从而;
(1)、简化和减少了机身中机架的加工。接绪齿轮箱装拆方便,有利机修工保养。
(2)、避免了因捕集器挂脚和防沉板挂脚相碰而引起的机械故障,提高了自动缫丝机的安全运转率。
(3)、缫丝槽内无纵向零件阻挡,清洁工作简单易行。
2、由于防沉板两端都由调节杆与相应的定位槽或孔配合定位,使防沉板与缫丝槽保持平行,有利于落绪茧的下落,避免了落绪茧的堆积。
3、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使缫丝槽内简洁明了,有利工人的操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防尘板挂脚图。
图3为另一种防沉板挂脚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如附图所示:(1)为下鼓轮角铁,(2)为防沉板挂脚,有左、中、右三件,安装在下鼓轮角铁(1)上。(3)为调节杆,其一端与安装在防沉板(5)两端的园环(4)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可以插在防尘板挂脚(2)上的定位孔(11)或定位槽(10)内的调节件(9)活动连接。(5)为防沉板。拉动调节杆(3)并将其调节件插入防沉板挂脚上的相应定位槽(10)或孔(11)上,就可调节防沉板(5)的不同状态。图中(6)为捕集器挂脚,(7)为缫丝槽,(8)为捕集器。由于防沉板挂脚(2)安装在下鼓轮角铁(1)上,因此没有因捕集器挂脚与防沉板挂脚相碰而造成捕集器运动的机械故障。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国内外各类自动缫丝机上广泛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长城机器总厂;江苏省纺织研究所,未经无锡市长城机器总厂;江苏省纺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0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金属表面强化的小尺寸等离子喷头
- 下一篇:充气式减振密封隔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