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球浮转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40353.6 | 申请日: | 199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311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仁欣 |
主分类号: | A63H23/08 | 分类号: | A63H23/08;A63H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1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球浮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加压水使石球悬浮并作无轴旋转运动的石球浮转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以相当多地减水从石球和球座腔之间隙中喷溢出的水流,从而具有更好的视觉美观和实用环境状况的石球浮转装置。
中国专利CN1071125A、CN2150080Y和CN2199068Y公开的“可旋转及上下运动的喷水式水晶球”、“浮球座装置”和“盆式工艺装饰球”,均未能实际解决从石球和球座腔之间隙中沿石球切线方向喷溢出的高压水流问题,由此而影响了石球动态的视觉美观,同时由于喷溢相当距离的水流把观众拒之于较远的地步,而限止了实际应用的场地范围,尤其不适宜于大宾馆门厅的安装使用。而所说的“浮球座装置”虽对此作了改进,但其加工工艺复杂、困难,且喷溢水流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作改进,提供一种从根本上解决喷溢水流问题且加工工艺较简易的石球浮转装置,而有效扩大其应用场地范围,增强石球的视觉美感,达到深深地把观众吸引到该装置的跟前而尽情欣赏的景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一个相当真圆度的石球;具有一个与石球相当密配合的球座腔以及储水腔域和注水道的球座;以及一个可将水加压后打入注水道的电动泵,其改进部分在于,在所述的球座的上端口面上,设有封水圈,以及至少设有1个溢水回流孔。
为了有效地提高加工工艺性,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说的封水圈是通过螺栓而与球座连结成一体的。而该封水圈的材质可采用不锈钢或铜铸件。
在加工工艺技术允许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封水圈,可用与球座同样的材质如花岗岩或大理石,与球座一起加工而成一个整体。
根据以上说明,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加工工艺较简易,喷溢水流问题得以根本解决,视觉美观,适用场地范围大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石球(1)、球座(2)、电动泵(8)。在球座(2)上设有与石球(1)呈相当密切配合的球座腔(7)以及储水腔域(6)和注水道(4)。在球座(2)的上端口面上,设有封水圈(3),以及设有4个溢水回流孔(5)。石球(1)放置在球座(2)的球座腔(7)中。而所说的封水圈(3)用不锈钢或铜铸件,经上下平面加工后,通过螺栓(9)与球座(2)连结成一整体,然后与球座(2)的球座腔(7)一起加工至与石球(1)呈相当密配合。在工艺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封水圈(3)可与球座(2)用同一材质如花岗岩或大理石整体加工而成一整体。
由以上描述可见,从石球(1)与球座腔(7)之间隙中喷溢出来的高压水流,沿石球(1)的切线方向喷射至封水圈(3)的内底侧面(10)上,回流到由封水圈(3)和球座(2)的上端面两者所构成的圆环形槽腔(11)内,再汇集流淌至溢水回流孔(5)内,而从球座(2)底部排溢出去。若在球座(2)上端面设置一个连通多个溢水回流孔(5)的圆环状凹槽,则其溢水回流效果将会更佳。
在实际安装使用时,将球座(2)通过调节螺栓和楔块,使其与石球(1)的中心垂线具有一定的倾斜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仁欣,未经刘仁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03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