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桥桥梁用板梁无效
申请号: | 95240425.7 | 申请日: | 199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417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04 |
发明(设计)人: | 项贻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贻强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5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桥 桥梁 用板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部件,特别是中桥桥梁用的板梁部件。
现有中桥桥梁制造中所采用的板梁多为多孔板梁,其挖空率较小,且多采用普通钢材作为受力筋,并用群锚或F锚锚固。这些都使得现有中桥桥梁用的板梁自重大,预应力钢材用量多,截面不经济,张拉施工也不方便。此外现有板梁均为全预应力板梁,它的张拉力过大,易产生预应力筋断裂,截面出现水平裂缝,延性差,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材少,自重轻,挖空率大,可避免水平裂缝及断筋现象的中桥桥梁用板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中桥桥梁用板梁,它包括有水泥混凝土板梁体(1),其特征在于该板梁体(1)为薄壁空心板梁,在板梁体(1)的薄壁内部沿桥跨方向(即纵向)设有至少十二根的预应力筋(2),且各预应力筋(2)端头采用扁锚(3)锚固在板梁体(1)的端头,在板梁体(1)的薄壁内还设置普通纵向受力筋(4)和横向箍筋(5)。
本实用新型首次将部分预应力理论应用到板梁设计中,它采用高强低松弛钢铰线作为预应力筋,大大降低了预应力钢材用量,且高强低松弛钢铰线用扁锚锚固,使得板梁截面大为减小,挖空增大,材料用量省,自重减轻,跨越能力增强,经济实用,施工也更方便。本实用新型由于应用部分预应力理论,故改善了构件的延性,提高了抗震性能,避免了由于过大预应力引起的水平裂缝及断筋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断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和C-C两半断面合成示意图。
如图1、2,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应力筋(2)最好采用高强低松弛钢铰线,它们应布置在板梁体(1)的下薄壁内,也可布置在下薄壁及两侧薄壁内,它们可以直线布置,也可曲线布置。预应力筋(2)的各钢铰线可一端采用扁锚(3)锚在有板梁体(1)的一端,另一端采用轧花端自锚锚固在板梁体(1)的另一端。如图3,本实用新型的普通横向箍筋(5)为环形,它设置在板梁体(1)的环形薄壁内,普通纵向受力筋(4)可只设置在板梁体(1)的上、下薄壁内,也可四个薄壁内均设置,并与普通横向箍筋(5)形成受力筋网。
本实用新型的板梁体(1)由于为薄壁空心结构,且其内采用了高强低松弛钢铰线作为预应力筋(2),并用扁锚(3)锚固,则结构合理,混凝土用量少,节约了钢材,挖空率高。而本实用新型在板梁体(1)内有采用普通纵向受力筋(4)和横向箍筋(5),则体现了部分预应力理论,改善了构件的延性,提高了抗震性能,避免了由于过大预应力引起的水平裂缝及断筋现象,效果十分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贻强,未经项贻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0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