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相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95240729.9 | 申请日: | 1995-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675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斌 |
主分类号: | H02H3/253 | 分类号: | H02H3/25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电压的变化来保护用电器的断相保护器。
现有的断相保护器大多采用电流的变化来实现保护用电器的目的,其缺陷是所用的保护器与所用的负载有关,因而限制了保护器的使用范围。其次,在出现故障与保护器开始动作之间有一个延时过程,因而往往会发生在保护器动作之前即已发生烧坏电动机的事故,降低或失去了保护器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利用电压的变化来控制保护器动作的保护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在每一相电源线上分别联接变压器B1、B2、B3,并将3个变压器的初级回路设计成Y型联接,在其中心点接电网零线,每个变压器的次级回路分别串接双向可控硅T1、T2、T3与桥式整流电路V1、V2、V3,整流电路V1、V2、V3的输出端分别联接继电器J1、J2、J3,在电源线的相线之间或相线与零线之间联接起动开关QA与接触器C,在QA的两端联接继电器J1、J2、J3的常开触点J-1与接触器C的常开触点C-4,在每相电源线上还分别联接有接触器C的常开触点C-1、C-2、C-3:在双向可控硅T1、T2、T3的阳极与控制极之间分别并接变阻器W1、W2、W3,以调节双向可控硅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利用输电线上电压的变化值来控制保护器的动作,因而避免了以往利用电流来控制继电器动作时可能出现的故障,提高了使用效率,其次,利用电压变化来控制时,所用的保护器与负载的大小无关,因而扩大了保护器的用途。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图。
图2为接触器的连接图。
图3为将图1与图2与电器的连接图。
如图3所示,三相电源线A1、A2、A3与电动机M联接,在电源线上联接有熔断器RD及接触器C的常开触点C-1、C-2、C-3。
在电源线与电动机的联接处D1、D2、D3上分别联接变压器B1、B2、B3的初级,3个变压器的初级回路呈Y型联接,在其中心点联接电网零线0,以确保该处的电压值不变,在每个变压器的次级回路上分别接可控硅T1、T2、T3的阳极,其阳极上分别连接桥式整流器V1、V2、V3后与变压器B1、B2、B3联接,桥式整流器V1、V2、V3的输出端分别接继电器J1、J2、J3,在可控硅T1、T2、T3的阳极与控制极之间分别接变阻器W1、W2、W3。
在电源线的相线A1与A2或A3或零线0之间联接停止开关TA及起动开关QA与接触器C,在QA的两端联接接触器C的常开触点C-4与J1、J2、J3的常开触点J-1。
正常时,变压器输出10V电压,经电位器降压接到可控硅控制极,使可控硅导通,整流后输出5-6.5V电压,继电器吸合,常开触点接通,使控制主回路接触器保持吸合,保护器起保护作用。如果有一相断电,该相经其余二相电动机绕组回路形成一个对零的电压,该电压比正常时的电压减少了75V,变压器次级输出也减少电压达6.6V,经电位器降压,此电压达不到可控硅触发电压,使可控硅关断,继电器释放,使接触器失电,切断主电路,从而保护了三相电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斌,未经陆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0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袖珍钢折凳
- 下一篇:由时钟带动的模型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