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扫描识别器无效
申请号: | 95240876.7 | 申请日: | 199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396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珩 |
主分类号: | G06K9/18 | 分类号: | G06K9/18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004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扫描 识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扫描识别器,用于对字符、图形特别是条形码的识别。
在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及自动售货系统中,需要采用扫描识别器对某些字符、条形码等图形进行计算机识别。国外较先进的激光扫描识别器及CCD硅光靶扫描识别器分辨率高,可识别复杂的文字图形,但结构复杂,成本高。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结构简单的光电管扫描识别器,它采用笔型壳体,内设发光二极管、一个光电管和电信号处理器,这种识别器以单个光电管接收信号,各条码的宽度及间隔距离是根据扫描过程中接收光通、断时间的长短来识别的,这就要求扫描过程绝对匀速进行,而实际操作中难免产生速度差异,因而影响识别正确性。此外,这种单个光电管的扫描识别器只能识别条形码,不能用以识别字符及图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扫描识别器,它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能正确识别条形码,而且能用于别字符、图形,结构简单,成本及价格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有一个壳体,可以是笔型壳体,壳体的感应端开有透光小孔,内设发光二极管、光电管和信号处理器,所说的光电管设有多个,每个光电管连接一根接收光纤管,各光纤管向下延伸,在感应端汇集且有序排列。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可同时连接多个发射光纤管,各发射光纤管的管端在感应端汇集并与上述接收光纤管一一对应排列,二者管口以斜面相对。
本光纤扫描识别器采用多个光电管接收信号,并通过光纤管识别细微点的明暗变化,条码的宽度及间隔是根据扫描过程中接收光通或断的光电管的个数来确定的,它与扫描速度无关,识别正确可靠,分辨率大大提高。除条形码外,还可识别字符及图形,本识别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
图1是光纤扫描识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表示发光电二极管连接有多个发射光纤管的实施例中,发射光纤管与接收光纤管一一对应设置的位置关系。
图4是3的B-B剖面图。
如图1所示,笔型壳体2的下端为感应端,开有透光小孔8,壳体内以发光二极管7为光源,光的接收元件为多个光电二极管5,每个光电二极管分别连接一根接收光纤管6,各光纤管向下延伸,在感应端汇集,且排列成一字形(也可排列成弧形或其它有序的形状)。光电二极管5的引脚通过信号线4接电信号处理器3,电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线1从壳体上端引出,可与计算机接口相连。各接收光纤管6的下端如图2呈一字形排列,互相通过粘接剂粘连并夹固于二夹片9之间。图3表示发光二极管7连接有多个发射光纤管10时,其下端与接收光纤管6一一对应的位置关系。此方案可使光信号点得到互相一致的光照度。每组光纤管的管口以斜面11相对(见图4)。
用本识别器扫描时,光源照在字符或条形码等图形上,由字符或图形反射的每个明暗区会有数个光纤管将细微点的明暗信号传至对应的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输入电信号处理器,使它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信号,供计算机识别。
本实用新型中,接收光纤管的管径一般为0.1mm左右,管径越小,分辨率越高。光纤管的个数可根据需要识别的字符图形的大小及复杂程度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珩,未经张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0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可变换的广告帘幕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生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