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式容器盖无效
申请号: | 95241708.1 | 申请日: | 199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237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英 |
主分类号: | B65D25/32 | 分类号: | B65D25/32;B65D41/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容器盖,具体讲是在盖体上设置有手提结构的容器盖。
通常的盛储或包装容器为保持密封或防止翻倒洒漏,多配有盖体。为便于反复启闭使用,盖体与容器间常采用螺纹结构配合。为便于搬运、提拿或携带,常设置有提把等手提结构,且通常是联接设置于容器上。但对于某些材料,如玻璃,陶瓷等材料的容器,除制造容器时成整体固定型设置在容器壁外,很难再有其它方式,既不方便又影响容器外观美观。此外还可采取特制一可提携的套网或套兜,将容器套置于其中,同样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为解决较小型容器的提拿携带问题而提供一种提式容器盖。
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盖与普通容器盖相同的是盖体中同样有盖顶平面和在其外周转折后成圆柱状的延伸周边结构,并最好与容器间以螺纹或其它较牢靠方式相联接。在盖体上至少还设置有一个提把结构。提把结构与盖体的联接位置虽也可设置在盖顶平面处,但以设置在盖体的圆柱状延伸周边上的对称位置处为好,既使其受力更为合理而不易损坏盖体,又不致影响盖体本身对容器的密封性能。
为便于容器的包装和外观美感,盖体上设置的提把结构采用可翻转的活动方式显然比固定不可活动的方式优越。为此,提把结构与盖体间的联接可以采用较为简便的挂孔—挂钉型结构方式:一方为挂孔,另一方为可与之相配合的挂钉结构。通常可把挂钉结构设置于提把结构的联接端处。提把结构的长度可以与其翻转后从一侧包绕于盖体圆柱状延伸周边半周所需的长度相一致。为便于悬挂或其它需求,提把结构的长度也可加长为包绕盖体圆柱状延伸周边一周所需的长度相一致,此时提把结构的一个联接端与盖体间可采取能脱离配合的可卸式活动联接方式。此外,提把结构的两联接端与盖体间还可都采取这种能脱离配合的可卸式活动联接形式,包装时取下提把结构,需要时再将其安装于盖体上。
不难理解,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式容器盖后,可以很方便地解决如玻璃、陶瓷等瓶、罐、杯等容器提拿携带不便的问题。
以下用附图所示的实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仅限于此。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形式
图2图1的仰视结构
图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形式
图4图3的仰视结构
图5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形式
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提式容器盖的盖体有盖顶平面1和在其外周转折后成圆柱状的延伸周边2。提把3的两端分别以挂钉结构4对称地配合于盖体该圆柱状延伸周边2上相应的挂孔中与盖体相联接。提把3的长度为与其从一侧包绕于盖体圆柱状延伸周边2外半周所需的长度相一致。图2为提把翻转后包绕于盖体该圆柱状延伸周边外的状态。此时便于容器装箱包装,也不会对容器的外观有明显不利的影响。
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与例1不同处在于提把3为并列设置于盖体上的两个,其与盖体的联接方式同例1。各提把的长度为与其从各自所在侧包绕盖体圆柱状延伸周边2半周所需的长度相一致。图4为两提把从各自所在侧包绕于盖体外周的状态。
例3
如图5所示。本例与例1的不同在于提把3的长度约为与包绕盖体圆柱状延伸周边一周所需的长度相一致。此时该提把3的两联接端中可有一端或两端均为能与在盖体上的挂孔相脱离的可卸式活动配合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英,未经赵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1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摩指压器
- 下一篇:常压锅炉回水自动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