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轨绝缘缓冲垫板无效
申请号: | 95241979.3 | 申请日: | 199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344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04 |
发明(设计)人: | 廖云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68 | 分类号: | E01B9/68 |
代理公司: | 重庆旭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6300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绝缘 缓冲 垫板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上方设有档肩、不需衬垫的、与钢轨和混凝土轨枕钳接在一起的钢轨绝缘缓冲垫板,属铁路钢轨绝缘缓冲垫板领域,特别适用于在大于或等于每米50公斤钢轨、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的小半径曲线铁路上使用。
目前,在铁路轨道结构中普遍采用弹条I型扣件绝缘缓冲垫板(D)(图4、图5、图6、图7),没有上档肩,只在下方两端设有中间有凹槽的下档板(5),使用时还必须在弹条I型扣件绝缘缓冲垫板(D)下垫一块衬垫(6),虽然也有上防滑槽(2)和下防滑槽(4),但因这种弹条I型扣件绝缘缓冲垫板(D)不能紧密地与钢轨(A)和钢筋混凝土轨枕(B)钳接在一起,因此,此种垫板,仅在直线及半径大于250米的曲线铁路上使用情况良好,若在半径小于250米的曲线铁路上使用时,则出现以下不足:机车、车辆在半径小与250米的曲线铁路上运行时,因侧向冲击力较大,经常引起弹条I型扣件绝缘缓冲垫板(D)和与之配套的衬垫(6)从钢轨(A)与钢筋混凝土轨枕(B)之间移出并被压坏,进而引起钢筋混凝土轨枕(B)被压坏、钢轨(A)发生变形,从而增大铁路检修材料的用量和铁路检修频率,增大养路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因为既要装垫板又要装与之配套的衬垫,施工作业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克服弹条I型扣件绝缘缓冲垫板存在的不足,又能满足大于或等于每米50公斤钢轨,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的小半径曲线铁路上使用要求的钢轨绝缘缓冲垫板(C)。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图1、图2、图3),钢轨用绝缘缓冲垫板(C)由上档肩(1)、上防滑槽(2)、下档肩(3)、下防滑槽(4)构成,上档肩(1)设于钢轨绝缘缓冲垫板(C)上方的四个角的边缘,四个档肩(1)与钢轨(A)紧密钳接在一起,下档肩(3)设于钢轨绝缘缓冲垫板(C)下方的两端、与钢筋混凝土轨枕(B)紧密钳接在一起,上防滑槽(2)起增大钢轨绝缘缓冲垫板(C)与钢轨(A)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防滑槽(4)起增大钢轨绝缘缓冲垫板(C)与钢筋混凝土轨枕(B)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特别是由于有上档肩(1)与钢轨(A)的紧密钳接,以及下档肩(3)与钢筋混凝土轨枕(B)的紧密钳接,使钢轨绝缘缓冲垫板(C)不易从钢轨(A)和钢筋混凝土轨枕(B)之间移出,并且不再需要衬垫,安装十分简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由于取消了衬垫,故增强了钢轨绝缘缓冲垫板的整体性,并简化了施工作业。
2.因有上档肩(1)与钢轨(A)的紧密钳接和下档肩(3)与钢筋混凝土轨枕(B)的紧密钳接,垫板不易从钢轨(A)和钢筋混凝土轨枕(B)之间移出,从而降低了垫板的损失和钢筋混凝土轨枕的损失,并节约了劳动力。
3.减少了铁路检修频率,减少了铁路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钢轨绝缘缓冲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_A剖面图
图3为钢轨绝缘缓冲垫板安装示意图
图4为弹条I型扣件绝缘缓冲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_B剖面图
图6为衬垫(6)示意图
图7为弹条I型扣件绝缘缓冲垫板安装示意图图中(A)为钢轨、(B)为钢筋混凝土轨枕、(C)为绝缘缓冲垫板、(D)为弹条I型扣件绝缘缓冲垫板、(1)为上档肩、(2)为上防滑槽、(3)为下档肩、(4)为下防滑槽、(5)为下档板、(6)为衬垫;上档肩(1)与钢轨(A)紧密钳接在一起,下档肩(3)与钢筋混凝土轨枕(B)紧密钳接在一起。
下面结合图1、图2,进一步对钢轨绝缘缓冲垫板加以阐述,在安装钢轨绝缘缓冲垫板(C)时,先将钢轨缓冲垫板(C)的下档肩(3)与钢筋混凝土轨枕(B)钳接在一起,再将上档肩(1)与钢轨(A)钳接在一起;由于:①在钢轨绝缘缓冲垫板(C)上方的四个角各增设了一个上档肩(1),四个上档肩(1)紧密地和钢轨(A)钳接在一起。②设在钢轨绝缘缓冲垫板(C)下方两端的下档肩(3)紧密地与钢筋混凝土轨枕(B)钳接在一起;③由于取消了衬垫,因此增大了钢轨绝缘缓冲垫板(C)的整体性,这样,当机车、车辆在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的小半径铁路上行驶时,钢轨绝缘缓冲垫板(C)能承受住机车、车辆在运行中产生的侧向冲击力,不会从钢轨(A)和钢筋混凝土轨枕(B)之间移出,真正起到了绝缘缓冲的作用、发明人曾在弯道(半径R=120米和R=150米)上安装了300块,直线地段安装了580块钢轨绝缘缓冲垫板(C),经长期观察,使用效果很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1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