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卸汽车的举升分配阀无效
申请号: | 95242139.9 | 申请日: | 199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482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重庆汽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5B13/042 | 分类号: | F15B13/04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63003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分配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卸汽车自卸机构中的控制阀,尤其是一种自卸汽车的举升分配阀。
目前,用于中等吨位的自卸汽车上的举升分配阀,只能实现车厢的液压举升,车厢的下降靠车厢自重来完成。当举升角较大时(大于60°)靠车厢自重不能降落,必须采用强迫下降来完成。而目前采用的强迫举升和强迫下降是通过机械控制来实现,因而现有的举升分配阀下能使车厢停留在任何位置上,也不能用在全宽可翻转的驾驶室的自卸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自卸汽车的举升分配阀。通过分配液压油的走向,使自卸车的车厢自动完成升、停、降动作,从而达到功能齐全、控制方式较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制作一举升分配阀,它由进油单向阀、限压阀、定位机构、滑阀、阀体和回位弹簧组成,其中在阀体上端安装进油单向阀和限压阀,在阀体的中部安装滑阀,在滑阀及阀体的尾部安装定位机构和回位弹簧。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自卸车上,其中把阀体固接在汽车的举升油箱上,阀体的来油口与汽车举升油泵连接,阀体的出油口与油箱相通,阀体中的滑阀首端与气缸连接。当拨动驾驶室中的气阀手柄时,气缸进入工作,它带动滑阀移动,滑阀的换向移动控制液压油的走向,从而实现车厢的举升、中停、下降、浮动动作。
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如上优点:
1、适用范围广,可在10t、15t、20t、25t级的自卸车上使用。
2、功能齐全,它不仅可使车厢强迫举升、强迫降落,还可使车厢停留在任何位置上。
3、有多种控制方式,它可以采用机械控制用在单边固定的驾驶室的自卸车上,也可以采用气控方式用在全宽可翻转的驾驶室的自卸车上。
4、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维修方便,工作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由进油单向阀1、限压阀2、定位机构3、滑阀4、阀体5、回位弹簧6等组成,其中在阀体5上端安装有进油单向阀1和限压阀2,在阀体5的中部安装有滑阀4,在滑阀4及阀体5的尾部安装有定位机构3和回位弹簧6。
由图1可知:进油单向阀1和限压阀2分别位于阀体5来油口的两侧,进油单向阀1的下方有A腔,限压阀2的下方有B腔,A、B腔间有O1、O2、O3油路,O1、O2、O3油路均与O腔连通。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把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自卸车上。其连接关系是:阀体5固接在油箱上,阀体5的P口接油泵来油,A腔接油缸举升进油口,B腔接油缸下降进油口,阀体5的O腔与油箱相通,滑阀4与气缸连接。当拨动驾驶室的气阀手柄时,气缸带动本实用新型进入工作。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1、举升____当气阀手柄转到升位时,分配阀中的滑阀4被气缸驱动,向右拉出8.5mm左右,此时油泵来油经P口进入分配阀,并将单向阀1打开,进入A腔,从A腔输送到油缸的举升进油口,使油缸伸出,从而举起车厢卸货。此时,B腔与O3连通,原存留在缸壁之间的油通过B腔流回油箱。
若自卸车过分超载时,限压阀2将开启,油泵来油进入P口再经O3直接回油箱,使车厢不能举升,以起到保护油泵的作用。
2、中停____当车厢在举升过程中,要它停在某一位置上时,则将气阀手柄从举升位置放开,滑阀4在回位弹簧6的作用下回位左移(即是图2所示位置)。此时,油泵来油经P口进入分配阀,进入O2腔,再经O腔流回油箱。滑阀4将A、B两腔封闭,油泵空转,油缸中的液压油被阻塞,因此车厢可以停留在中间位置。
3、下降____当气阀手柄放在降位位置时,滑阀4在气缸的驱动下向左移动14.5mm,油泵来油经P口进入B腔,再压送到油缸的下降进油口,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末级缸强迫下降,故车厢随之降落。
4、浮动____当末级缸强迫下降后,将气阀手柄放松,滑阀4在弹簧6的作用卜向右移8.5mm,此时,A、B两腔均与油箱连通,油泵来油经P口进入O2、O回油箱,这时,车厢可靠自重降落回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重庆汽车研究所,未经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重庆汽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2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电子镇流器
- 下一篇:矿用铅酸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