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淋病及流脑微量培养诊断盒无效
申请号: | 95242287.5 | 申请日: | 199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2364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尚智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 |
代理公司: | 四川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6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淋病 流脑 微量 培养 诊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上用于诊断病情、能保持CO2环境的病菌培养器材。
淋病及流脑(流行性脑膜炎)的细菌培养是诊断病情的主要依据,尤其是淋病、该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唯一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其他方法都有较高的漏诊或误诊率。但两种病的培养诊断法在中小基层医院由于以下两点原因得不到开展:
1.培养环境获取不便。培养环境为高浓度(5-10%)的CO2,且有氧,湿度较大。较好的办法是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但培养箱价格昂贵,基层医院无法采用;简易的方法是将蜡烛置于密闭缸体内燃烧,产生CO2,其CO2浓度不够,且氧气被耗尽(缺氧),又有微量CO有害气体产生,培养环境差,诊断的准确度低。
2.操作繁杂,限制因素多。须称量和配制各营养基成分、抽取一周内新鲜兔血,调节PH值,进行高压消毒等,工作量大、繁杂,尤其是新鲜兔血的抽取更为不便,且通用培养皿中的培养基量,可接种4份标本,若只有一个病人时,则有75%的培养基不能利用,形成浪费。
本实用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价格低廉,培养效果好,检出率高,操作简化、方便,无浪费,适宜基层医院使用的淋病及流脑微量培养诊断盒。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由盒体,盒盖组成的淋病及流脑微量培养诊断盒中,盒体内底部设有嵌放CO2发生杯的环形凸起杯座,盒体与盒盖上设置有相互扣合连接的扣合机构。
上述的盒体内底部还设有嵌放小型培养皿的园环形培养皿座。盒体内侧壁上设置有放置试剂瓶的瓶箍。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实施例取掉盒盖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盒盖紧密扣合于盒体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扣合机构的剖视图(图2的A—A剖视图)。
图1、图2、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盒体1、盒盖2组成的淋病及流脑微量培养诊断盒中,盒体1内底部设有嵌放CO2发生杯的环形凸起杯座3,该杯座3的形状与CO2发生杯的的底部形状相对应,既可是园环,也可是矩形环等形状,其内径等于CO2发生杯底的直径。该杯座3的环形凸起还可以有间断,只要能嵌合固定住CO2发生杯即可。盒体1与盒盖2上设置有相互扣合进接的扣合机构。该扣合机构的一种具体组成方式是:由盒盖1上设置的活动扣件6、盒体1上的扣座7、及扣座7上可嵌合活动扣件6的扣糟8组成。
图1还示出,本是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为:盒体1内底部还设有嵌合小型培养皿的园环型凸形培养皿座4。盒体内侧壁上设置有放置试剂瓶的瓶箍5。培养皿座4、瓶箍5根据需要可设置为1--5个。
培养诊断时,只须将本实用型诊断盒内完整配套提供的有关器具和试剂按以下步骤操作即可:
根据检测标本份数(检测人次)相应取预配好的单人份一次性使用基础琼脂塑料试剂瓶1--5支(该试剂瓶可置于瓶箍5内),灭菌剪开封口,隔水煮沸溶解,加入适量的营养添加剂后,直接倒入1-5个3.5-4.5CM直径的小型培养皿中,再在一个培养皿中对应接种一份标本。(整个诊断盒内可培养1-15份标本),然后将培养皿放入诊断盒内,最好是嵌放于培养皿座4上。将CO2发生剂甲、乙两组份混合于CO2发生杯中,再加适量水,此时杯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O2,将CO2发生杯嵌放固定于杯座3上;取密封胶少许涂覆于盒盖2盖沿上,将盒盖2上的活动扣件6.扣合嵌入盒体1上扣座7的扣槽8内,使诊断盒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进行高浓度CO2环境的淋病及流脑的病原菌(淋病双球菌及流脑双球菌)的细菌培养。培养完成后,加入氧化酶试剂,观察颜色即可确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尚智,未经陈尚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2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结构的可调式头枕
- 下一篇: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