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一体化处理固液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43012.6 | 申请日: | 199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237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03 |
发明(设计)人: | 邓荣森;张贤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四川省新都环境工程专业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四川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3004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一体化 处理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制造领域。
在氧化沟曝气净化与污泥沉降分离操作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系统中,为使氧化沟能维持正常的生物活性污泥的含量,需将沉降出的污泥回流到氧化沟。目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中一般采用设置污泥回流提升设备(站)及相应管路系统使活性污泥回返到氧化沟中,能耗高,设备投资和建造占地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使活性污泥自动返回系统的一体化处理固液分离装置,降低能耗和建造成本,方便操作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设计实现的。
在由环流主沟和活性污泥回收装置等组成的污水一体化处理固液分离装置中,活性污泥回收装置是一设置在主沟邻壁上的污泥沉降槽,该沉降槽的污泥沉降冗道与环流主沟底部相通。
采用如上的设计后,活性污泥混合液在本装置中得到澄清,上部清液排放,下部污泥通过污泥沉降冗道沉降回流,省去了污泥回流提升设备及管路系统,与现有同类污水处理相比,可节省设备投资、占地、能耗各三分之一左右,且处理效果稳定可靠,操作管理方便,可广泛地用于城市污水及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中。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心岛式污泥沉降槽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沟式污泥沉降槽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图5是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述。
在图1和图2中,1为环流主沟,2为设置在主沟邻壁上的中心岛污泥沉降槽,该沉降槽的污泥沉降冗道3与环流主沟1相通,4为水流通口,5为排水口。
在图3和图4中,1′为环流主沟,2′为设置在主沟邻壁上的侧沟式沉降槽,6为隔板(或隔墙),污泥沉降冗道3′与环流主沟相通,7为水流通口,该水流通口可设置在上部或底部,8为排水口。
由于污泥沉降槽设置在中心或侧壁,不阻塞环流主沟主流道,不影响曝气混合设备的工作,不会干扰主沟混合液的循环流动,流水保持良好的流体力学性能,能耗得以进一步降低,在实际实施时,侧沟式沉降槽2′可进一步外移;沉降槽临混合液一侧的侧壁可作成直壁,如图5所示。另外,在各入水口附近可设置一小档水板以引导污水流入沉降槽,使之尽量少占或不占主流道。
在实际实施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环形主沟外形除可做成图1和图3那样外,还可做成多曲折弯形等多种不同结构,制造使用的材质可为金属、玻璃钢,混凝土砌块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四川省新都环境工程专业设备厂,未经重庆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四川省新都环境工程专业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3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