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动式清扫除尘器具无效
申请号: | 95243056.8 | 申请日: | 199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297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公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公弼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式 清扫 除尘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利用清扫辊的旋转清扫作用实现清扫除尘的器具。
为克服传统的扫帚、拖布清扫时的灰尘大和不方便,以及真空吸尘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工作噪音大的问题,已有多种设置有清扫毛刷的可旋转清扫辊的简单手动清扫器具报导。如中国专利87202009,88200520.0和92223312.8等文献都介绍了具有单个刷辊形式的清扫器具;中国专利90212671.7和92209596.5等文献介绍了具有两个同向旋转独立工作的刷辊形式的清扫工具;中国专利93243605.6介绍的是具有一对可相互接触而作反向相对转动的刷辊形式的清扫器。这些清扫器具结构上的共同处在于,均以毛刷材料作为清扫体,一方面细小尘渣不易清除干净,另一方面清扫时仍有灰尘扬起。此外,器具中清扫辊的转动均由另设的驱动轮直接带动,或还需通过传动齿轮、胶轮或纹轮等传动机构带动,也都或多或少使结构显得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清扫除尘效果更理想的滚动式清扫除尘器具。
本实用新型清扫除尘器具中具有一对可同时接触被清扫表面,并且它们之间也保持相互接触因而可作反向相对转动的清扫辊,该对清扫辊位于下方带有开口的架体的下方开口处。架体中设置有与清扫辊相配合的尘渣贮仓。该对清扫辊由位于前方的大直径清扫辊和位于其后方并与其保持摩擦接触的小直径清扫辊组成。两清扫辊的圆柱表面均设置有常用的各种泡沫塑料等弹性柔质发泡材料清扫层,其设置方式可为固定式或可拆卸更换的活动式,且以后者为好。至少在小直径清扫辊的后方设置有可与其相配合的尘渣贮仓。
在上述结构中,并未专门设置有行走或驱动轮及传动机构,由大直径清扫辊直接兼作行走轮和驱动轮,并通过其与小直径清扫辊的摩擦接触而使后者作与大直径清扫辊转动方向相反方向的转动,使行走、传动和旋转夹带式清扫除尘同时完成。这种方式可以大大简化结构。由于在清扫除尘时两清扫辊同时与被清扫表面接触时,两清扫辊间会存在有一定的空档区,采用减小后清扫辊直径的方式可尽量减小这一空档区范围,加之两清扫辊的圆柱面均有可被适度压缩的弹性柔质发泡材料清扫层,就更可以基本消除了两清扫辊间的清扫空档区。同时随大直径的前清扫辊的前行转动,小直径的后清扫辊会以更快的速度转动,不断将尘渣推扫到两辊之间并被夹带粘附进入尘渣贮仓空间,同时试验表明夹带入的尘渣也更易随小直径清扫辊带动而脱落存留于尘渣贮仓中。采用弹性柔质发泡材料作清扫层除更易清除细小尘渣和不易扬起灰尘外,还可避免毛刷被毛发、线头等纤维条索状渣物缠裹不易清除的情况。另一方面该发泡材料还比毛刷材料更易于保持适当的潮湿度,这一方面更有利于减少扬尘产生,潮湿的后清扫辊的快速转动所产的刮擦作用,在一定程度还可有拖布的拖擦功能,清扫除尘效果更理想。同时该发泡材料适度的弹性可压缩忍让性能还有利于将稍大体积的团块垃圾也夹裹住送入尘渣贮仓中。采用该发泡材料的另一大优点还在于使用后易于清洗。
以下用附图所示的实例作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仅限于此例。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本清扫除尘器具有一下方带有开口的箱形架体1,同时兼作尘渣贮仓5,其上方或侧方可设置有加盖的出渣口。架体1下方开口处设有一对清扫辊,前清扫辊2的直径大于后清扫辊3。两清扫辊间保持摩擦接触,且可同时接触被清扫表面。两清扫辊的圆柱表面外均套置有弹性柔质泡沫塑料制成的套筒状清扫层4。在沉渣贮仓5的口部与清扫辊间设置有柔质材料的刮尘刷6,轻贴于清扫辊表面的清扫层上,使附着于清扫层上的尘渣进入尘渣贮仓。架体上方并联接有操作手柄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公弼,未经张公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3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