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花毂组配构造无效
申请号: | 95243530.6 | 申请日: | 1995-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52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锦湖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剑南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花毂组配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传动装置,特别是一种传动自行车飞轮的花毂组配构造。
一般习见卡匣式花毂(Hub)与飞轮(Freewheel)以图1为例,系由一概呈工字型内具贯穿孔11之花毂10、具有数齿盘21之飞轮20、一中空之螺杆30及轴承组件40所组配完成,该花毂10一端成型有多角状卡槽13以冲压入一端面为棘齿状内设孔径的卡块14,再以一中央设孔之盖体15套入该花毂10一体成型形成的凹槽16内,即完成组配的部份构件,接著,该轴承组件40中一管状内具棘齿41的锁固体42套于该卡块14上,且相互啮合,再依序套入滚珠轴承43,管状且周缘具嵌条45的套筒44、碗状体46、圆柱状的连接杆47等组件,其中该锁固体42与碗状体46系于套筒44内螺固,而连接杆47一端向外冲压形成圆形唇缘48,俾供该连接杆47穿过碗状体46及锁固体42时,唇缘48端系顶持于该碗状体46的底部,另端则与卡块14内螺接部12锁合,最后再将飞轮20固定于套筒44的嵌条45上,即究成组配过程,而螺杆30则穿过其组件的中心孔径与快拆(Quick Release,图中未绘)组配,图2给出了其组装剖视图;可以看出,这种结构具有下述缺点:
第一、光花毂10的制作即须经一体成型、另制一卡块14、将该卡块14冲压入卡槽13内、套入盖体15等数道流程,其经济效益显属耗力费时。
第二、整组自行车的车速变换是否易于操作,首重该花毂10与飞轮20组装后的中心点是否位于同心的平衡基准线上,若有差距产生,则车速变换即因而产生抵触致使操作不灵活;故观习用物,因卡块14冲压入卡槽13时易生偏差,则飞轮20经轴承组件40组装所取得的中心点自与花毂10的中心点有差距,而非位于同一平衡的基准点上,是故习用物在车速变换时,并不顺畅。
第三、套筒44乃至飞轮20皆藉连接杆47组装于花毂10的一侧,组配时中心点不易量测及取得,而运转时更易使花毂10产生受力不均的情形,且该连接杆47亦因螺固于卡块14上,故连带地使飞轮20亦产生偏心现象。
第四、连接杆47与卡块14的锁合过程无法藉现有的工具予以施工,而花毂10另端因无任何依附形体之故,锁固过程仅凭靠工作人员的经验予以锁合,则同心平衡的基准线即因此而被失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花毂组配构造,它克服了因卡块冲压入卡槽时易产生偏差所造成的缺失,因此,不仅使车速变换便利顺畅,而且其组配精度易于掌控,并可减少不必要零件制作及组配,从而减少成本的支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以由下面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行车花毂组配构造,包括花毂、飞轮、螺杆、轴承组件,其中,该轴承组件主要包括滚珠轴承、套筒以及碗状体,该飞轮固定于该套筒外缘的嵌条上,其结构特征在于,该花毂两端1一体成型有棘掣槽及置入槽;藉一卡掣螺杆穿过该棘掣槽,该卡掣螺杆一端与该棘掣槽啮合,另一端则与一锁合元件螺固定位于该置入槽内。另外,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棘掣槽是一体成型的有数棘齿之内凹槽;该卡掣螺杆系一体成型的T型中空杆体,其头部相对棘掣槽棘齿的位置乃设有等数的棘齿槽,俾供啮合固定;该卡掣螺杆的尾端车有螺纹,以与锁合元件螺固;该锁合元件系一体成型的圆帽体,中央开设有螺孔,尾部则形成口径较该螺孔直径为小的角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花毂两端系一体成型有棘掣槽及置入槽,使卡掣螺杆与锁合元件锁固时,皆位于设定的槽孔内,所以不仅不会产生偏心或不平衡的缺失,而且使得零件减少,组配方便,从而也降低了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l是习用自行车花毂组配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习用自行车花毂组配构造的组装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立体图。
首先请参阅图4,由图示可知本实用新型亦系由花毂10、飞轮20、螺杆30及轴承组件40所构成,主要特征系于该花毂l0的两端一体成型有棘掣槽50及置入槽51,该棘掣槽50以一体成型有数棘齿52的内凹槽体为佳,藉一T形中空杆体的卡掣螺杆53穿过,该卡掣螺杆53头部相对齿52的位置乃设有等数的棘齿槽54,俾供啮合固定,尾端车有螺纹55以与一锁合元件56螺固,该锁合元件56系一体成型的圆帽体,中央开设有螺孔57,尾部则形成口径较该螺孔57直径为小的角孔58,与卡掣螺杆53锁固时,令其恰位于置入槽5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锦湖,未经吴锦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3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