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激光内照射导光针无效
申请号: | 95243635.3 | 申请日: | 1995-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4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7 |
发明(设计)人: | 姜良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良和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激光 照射 导光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导入针头。
现有技术中,使用导入针头将光导纤维导入致静脉中然后用激光照射,可以治疗心血管病。一般是先用较粗的留置针刺入静脉血管中,再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住外套管,用右手食指和拇指缓慢向外将针芯退出。当针芯退出静脉后,尚未退出外套管之前,用左手拇指压在外套管顶端位置的皮肤上面,适当用力,以防止退出穿刺针芯时通过外套管向外流血。针芯退出后,通过外套管导入激光针,连接光导纤维。这种导入针头主要依靠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穿刺时留置针很粗,病人感觉很疼。光导纤维在针芯退出后导入,操作麻烦,且有二次感染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一次性扎入静脉的一体化医用激光内照射导光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中间有空腔的针柄的前端固定有导光针头,针柄的后端固定有软管,所述软管后部设有与软管内腔相连通的软管接头和备用接口,所述软管接头内插有针栓,针栓的中部设有金属插头,所述备用接口上插有封闭栓帽,该封闭栓帽的壁上开有减压孔,导光纤维位于针头、针柄、软管、针栓、金属插头的连通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体化组合结构,可在向血管穿刺后直接进行激光照射,操作简单,不会出现交叉感染。
(2).不采用留置针,导光纤维直接放置在针头内,刺入血管容易,病人无痛苦。
(3).软管可采用透明塑料制作,操作时能见到回血,使得操作更加准确。
(4).备用接口可作为激光照射同时的输液治疗之用,可免除二次扎针之苦;也可在向较细小血管穿刺后未见回血时,通过接在该备用接口上的注射器向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而后再向外吸出,见回血则肯定针头已在静脉中。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剖视图;其中:
[1].针头护管;[2].针头;[3].导光纤维;[4].针柄;[5].软管;[6].软管接头;[7].针栓;[8].金属插头;[9].备用接口;[10]封闭栓帽;[11].减压孔。
实施例:参见附图,中间有空腔的针柄[4]的前端固定有导光针头[2],针柄[4]的后端固定有软管[5],所述软管[5]后部的软管接头[6]内插有针栓[7],针栓[7]的中部设有金属插头[8],所述软管[5]后部还设有与软管[5]内腔相连通的备用接口[9],所述备用接口[9]上插有封闭栓帽[10],该封闭栓帽[10]的壁上开有减压孔[11],导光纤维[3]位于针头[2]、针柄[4]、软管[5]、针栓[7]、金属插头[8]的连通内腔中。所述的减压孔[11]位于备用接口[9]的端部处。开始向血管穿刺时,所述的减压孔[11]露于空气中,可在穿刺时见到回血,同时通过减压孔[11]向外排气。当穿刺结束后,将封闭栓帽[10]用力插入备用接口[9]内腔中,使得减压孔[11]进入备用接口[9]中,保证无菌操作。在附图中,软管[5]后部的软管接头[6]内腔为锥形,外壁与所述软管接头[6]的内腔相配合的针栓[7]插在所述的软管接头[6]的内腔中。使用时,以左手拇指压固静脉,右手持导光针柄[4](针头斜面向上)使针头[2]与皮肤成20度角,然后经皮沿静脉走向刺入血管内,并潜行适当深度。见回血流入导光针软管[5]后,松开止血带,用左手持摄钳将软管接头[6]根部钳住(适当用力),右手持针栓[7]顶部,适当用力将其推入软管接头[6]底部,使导光纤维[3]前端超出针头[2]一定长度。而后,将金属插头[8]与所用激光源对接后进行治疗。另外在导光针头[2]上套有检测光功率时的针头护管[1],如果在治疗的同时需要向血管内输液,可通过备用接口[9]与输液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良和,未经姜良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3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