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姓氏注音字首查询通讯簿无效
申请号: | 95243653.1 | 申请日: | 1995-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197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14 |
发明(设计)人: | 柯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晓东 |
主分类号: | B42D12/00 | 分类号: | B42D12/00;B42F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嘉俊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姓氏 注音 字首 查询 通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姓氏注音字首查询通讯簿,是一种以姓氏注音字首区分的通讯簿,该种姓氏注音字首的区分方式,是以各注音所含的姓氏的人口占有比事的高低分布情况,并配合将注音的相似音予以归类在同一查询栏位,及将姓氏字首不发音或少发音的注音以一其他查询栏位代表,依上述方式形成十二个注音查询栏位,通过此种以各姓氏的注音字首相同的人口数的分布数量、相似音及发音与否归类的通讯簿,可提高通讯簿的查询速度。
现今通讯簿、电话簿或市面上万用手册的编排型式,大致区分为『未分类』、『性质分类』、『英文字母分类』或『笔划分类』等方式,倘对于少量资料及电话号码的情况,未分类或是仅按本身需要就『亲戚』、『朋友』、『公司』、『行号』等不同性质予以区分开,便足够使用,然而在电话号码不断增加时,该种未分类或仅有简单分类的电话簿便产生寻找电话号码难的困扰,故有前述所谓按照『A、B、C、D的英文字母分类』或『按照A、B、C、D英文字母转用于罗马拼音分类』以及『按照姓氏笔划分类』的电话簿或手册应市,但上述的以英文字母分类的方式,几乎全是供外国人使用,而无法符合中国人对中文字的查询需求,而以姓氏笔划分类,更需在查询时先算出姓氏笔划数,而可能会有笔划算错的问题,导致错误率增加,并非一简便方式,至于以英文字母A、B、C、D转用于罗马拼音方式,虽被本地广泛使用,但此方式对于国人而言,是属于一种极不熟悉的拼音型式,使用上更不自然且极易产生混淆,故现今采用的各式电话簿分类方式均不尽实用,而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本创作人有鉴于传统通讯簿的缺点而经悉心地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的创作精神,终于创作出一种姓氏注音字首查询通讯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姓氏注音字首查询通讯簿,其主要是一种以姓氏注音字首区分的通讯簿,以各姓氏中注音字首相同予以个别取得其人口数量的比率,以求得各注音字首的人口占有率,并将注音中的相似音予以归为一类并使各栏位依照占有率的顺序分配成十一个类别,以一其他类别予以代表姓氏注音字首不发音或少发音者,以构成一种以姓氏注音字首人口数量分布比率整合而成的分类通讯簿,此分类方式,使用时可将易产生混淆的注音归在一类,且使用姓氏注音字首更可免除需计算笔划或以罗马拼音较为不便的问题,因其是以入口数量比例加以编排,使得在实际寻找时更为快速及有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通讯簿的各不同的前、后页次边缘分别外伸形成十二个查询标签,各查询标签由前至后及由上至下依序分别标注以ㄌ、ㄨ、ㄏㄡ、ㄔㄘ、ㄐㄑ、ㄓㄗ、—ㄇㄈ、ㄍㄎㄋ、ㄕㄙㄩ、ㄉㄊㄖ、ㄒㄅㄆ与「其它」等字样,而在各个标注不同注音符号的位置即是代表姓氏相同注音字首的存放区域,该『其它』栏位是存放姓氏注音字首不发音或少发音的资料及外国人英文资料,且合并多个注音符号中除了以人口数量比率为基准外,也合并有读音相似的注音符号在内,以形成一种以姓氏注音字首的通讯簿。
前述的姓氏注音字首查询通讯簿,其该各组注音标签大致以类似的人口数量比例分布在各个查询类别内。
本实用新型以姓氏注音字首的人口占有率及参照相似音合并所产生的姓氏注音字首查询的通讯簿,确可简化通讯簿的分类及查询不便的缺点,为一符合新颖性及进步性的物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通讯簿的分类方式具有特殊的设计,故其在实际使用上有如下多项优点:1,因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无需计算查询的笔划数,故具有查询简便的优点;2,降低混淆及错误的机率:由于将读音近似的符号予以合并成同一类别,故可免除该种困扰;3,查询较为快速:由于其是就注音的姓氏数量及占用人口数量的比率,以高低次序排列,有提高查询速度的优点;4,将姓氏中不发音或少发音的注音符号及外国人的英文姓名以一『其它』类别表示,有着简化检索栏位数量的优点,使得查询项目清楚易读。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讯簿的外观示意图。
图2A、B是本实用新型的检出各注音字首类别的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注音符号与姓氏数的对应表。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各注音符号与人口数量比率对应表。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最终的注音分类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晓东,未经柯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3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三氯化铝金属法中的通氯管
- 下一篇:汽车用强力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