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灯饰马达的外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5243717.1 | 申请日: | 1995-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336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21 |
发明(设计)人: | 于胜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胜吉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晋光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大肚乡***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灯饰 马达 外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组合式灯饰马达外壳构造,利用于中圈及环面结合面之插接件设计,于锁合环面与马达座时一并将中圈、环面及马达座栓锁连结成一体。
随著经济之高度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之要求乃愈趋于精致化,进而于家居之摆设及装潢方面,乃至家饰及用品,均要求实用与美观兼具,而基于此一潮流之发展,于设计各类产品时亦尽量朝此二方面发展。例如,以传统之吊扇而言,其结构设计上主要系利用马达带动数叶片旋转而达到扰动气流之目的,而其装设上系固设于天花板,藉以产生由上至下之气流;但是,一般建筑之天花板均仅预留一电线穿孔供装设灯具,若欲加装吊扇时,则需另外接设电源线提供电力,不但有碍观瞻,同时还因吊扇装设位置偏离天花板中心位置,对于吊扇之效果而言,势必将受到影响,有待于改善。
而后,随著吊扇形式上之突破,将吊扇及灯饰作整体性之设计,于马达座另延设有灯饰,使其于装配上可藉该预留之电线孔直接完成其电源之供给,借以改善额外配线之困扰及美观之妨碍,但是,其将吊扇与灯饰结合之方式,对于马达座所造成之视觉性破坏却无法加以改善,尤其是马达座之金属材料与玻璃灯饰之视觉差异,存在格格不入之感觉,使整体之美感及价值均受到影响。
因此,为了进一步求得吊扇与灯饰整体之完美搭配,随之针对占据整组吊扇极大比例且造成破坏整体观感之马达座加以改进,于马达座外缘套设一玻璃外壳(俗称中圈,图1所示),藉以对马达形成适当之遮掩包覆,并藉其外壳与灯饰之搭配设计,突出显示整体之风格;可是,一般所使用之马达外壳均为上下露空之平面圆筒状,在对马达座之包覆上,仍然露出马达座底面部位,造成外观修饰效果上,仍显不足。
为此,本发明人曾特意尝试将中圈底面设计成一体成型之包覆状(如图2所示),使其于观视时可对马达座底面部位形成遮掩,但这样的设计却产生了由二度空间变为三度空间之制造技术上的问题,例如材料之厚薄、均匀与否、冷却时间以至脱模所面临之困难等,均需一一加以克服,造成工时及成本的大幅增加,尤其是于外壳上形成浮凸花纹时,更增加其制造上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实施、易于安装、能与马达座联结成一体的灯饰马达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1、将外壳之结构分成中圈及环面的两件式设计制造,以避免一体式外壳所衍生的制造难度及成本问题,进而于制造组装及马达座之包覆遮掩均可获得相当之改善。2、于中圈及环面的结合面预设有对应的插接件,将二者作适当结合,而配合环面与马达座之锁合时,一并将中圈、环面及马达座三者栓锁连结成一体。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圈和环面,它们之间的结合面设有若干对相对应状态的插接件,环面上设有栓锁孔,当栓杆穿过栓锁孔与马达座锁合时,中圈受环面与马达座夹置紧固。
附图之简单说明:
图1系传统之马达外壳立体示意图。
图2系习用一体式包覆状马达外壳之立体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之组合结构关系示意图。
为使能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组成及技术获得更深入而具体的了解,根据附图3-5给出一个较好实施例说明于后:
如前所述,为搭配灯饰之质感而使马达外壳最好亦以玻璃材料制成,而以玻璃材料制成一体式包覆状之马达外壳,因技术上面临了三度空间之技术难题,于制造上形成了许多障碍与困难,其高昂之成本并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本发明人乃思以分离方式加以克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胜吉,未经于胜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3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