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低噪声横流式冷却塔无效
申请号: | 95244088.1 | 申请日: | 199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4070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灿根;任世瑶;丁来席;罗建平;任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流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C1/04 | 分类号: | F28C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文娟 |
地址: | 31235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噪声 横流式 冷却塔 | ||
高效低噪声横流式冷却塔是属于流体工程领域中用于空调,冷冻系统中冷却水回收利用(循环使用)的设备。
在已有技术中,钢结构横流式冷却塔均无水滴再分配装置,存在着配水不均匀、冷效差的弊病。其钢结构件均用型钢制作,重量大,浪费钢材,且往往不是制成模块结构,塔内填料未能充分利用或冷却塔不能制成矩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冷却塔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横流塔的上述缺点,为了增加冷却效果,提高配水均匀性,节约钢材,降低能耗,在冷却水量大时可方便地用单元塔组合。
本实用新型冷却塔发明的内容是采用矩形单元塔模块结构,单元塔采用高强度轻质钢结构件,其柱和横梁均用薄钢板折边工艺,具有刚度高,重量轻的特点。矩形塔体上部装有动能回收型风筒并配有专门设计的高效低噪声轴流风机抽风,塔体顶部热水箱下面装有水滴再分配器,并采用45°~60°和15°~20°不同波形交替布置的填料。使水流动时接近垂线,能充分利用填料。在冷却水量大时可方便地用单元塔组合。
图1是高效低噪声横流式冷却塔结构原理图。
图中1是水滴再分配器,2是用薄钢板折边制成的钢结构件,3是低噪声节能型轴流风机,4是动能回收型风筒,5是45°~60°填料,6是15°~20°填料,7是热水箱,8是可调叶角的进风百叶窗,9是气室。
本实用新型冷却塔的具体实施是,在由薄钢板折边制成的钢结构件2矩形塔体上面装有动能回收型风筒4和低噪声节能型轴流风机3。塔体顶部装有底部开有小孔的热水箱7,塔体中心部分是气室9,塔体外侧表面布置有可调叶角的进风百叶窗8。在热水箱7下面装有水滴再分配器1,水滴再分配器1由若干片用PVC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的弧形片状板组成,其高度为80~300mm。在水滴再分配器1下面装有45°~60°填料5和15°~20°填料6。填料5为水流道(实线流道)填料6为气流道(虚线流道)。两种不同波形的填料5和6交替布置,其高度为1800~2200mm,填料5和填料6宽度,也即气流方向长度略大于热水箱7宽度,在填料5和填料6的右上角部分有分离水滴作用,可替代收水器,因此该横流塔即使不安装收水器,亦无漂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采用专门设计的外宽内窄,按变环量设计的高效低噪声轴流风机抽风,风机材质可用铝合金,FRF(玻璃钢)及ABS(工程塑料)三种材料制成,风机具有压力系数高、转速低、噪声低的特点,风机直径有φ1350、φ1500,φ1650、φ1800、φ2000,及φ2200mm六档,用12极和16极电机直联驱动或用皮带轮降至相近转速驱动。
本实用新型横流塔采用模块结构设计,在冷却水量大时可方便地用单元塔组合。单元塔外形结构尺寸根据集装箱尺寸制作,以降低运输成本,外形尺寸(长×宽)有1500×3200,1500×3400,1800×3500,1800×3600,2100×3700,2100×4100,2450×4200,2450×3900mm等八种。
热水从顶部热水箱7底部小孔落下后先进入高度为80~300mm的水滴再分配器1,使水由柱状先变为薄膜状水帘,淋水密度可达45T/W2.h薄膜状水帘与进风方向垂直,使水在与迎风面平行的平面上再分配,以提高冷却效果。薄膜状水帘流入填料5水流道,提高了配水均匀性。冷风从进风百页窗8流入,经过填料6形成的气流道进入气室9,两种填料5和6的流道交替迭粘组成,可使水滴下降流动轨迹在气流方向的位移量小,使填料5的导流与气流作用的效果相抵消,可充分利用填料的有效容积,提高填料的容积散质系数βxv,βxv值可达16000kg/M3.h以上。填料片型有利于延长水滴在填料中停留时间,散热性能好且片型流阻小所需风量可比一般横流塔低20%。
本实用新型冷却塔刚度好,重量轻,组合方便,结构件用不锈钢制作,能耐腐蚀,所需风量可比一般横流塔低20%,故电耗省,可节能25%以上,可降低造价3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流体工程研究所,未经绍兴市流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40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