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报警锁无效
申请号: | 95244279.5 | 申请日: | 1995-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382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23 |
发明(设计)人: | 姚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宗金 |
主分类号: | E05B45/06 | 分类号: | E05B45/06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向群 |
地址: | 310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锁。
在背景技术中,人们常用带弹簧栓的锁或链式锁来锁闭便携式物件,但由于锁链、锁杆易被剪断,由此导致物件被盗的情况时有发生,如能及时发觉锁被损坏的情况,则可防止物件被盗。
本实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盗报警作用的锁具,以保障人们的财物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锁壳、锁芯和锁杆,锁壳内设有电子报警器,其特征在于电子报警器中的电源开关与锁芯上的联动件对应配合,锁杆处在电子报警器的电路中。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锁壳内设置了电子报警器,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当锁杆被剪断时,能发生报警声,从而可防止物件被盗。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锁壳1、锁壳1内安装有锁芯4和电子报警器2,弹性锁杆6的一端与锁壳1相固接,其另一端设有锁头5,锁头5能与锁芯4锁合,在锁芯4的上端装有联动件3,联动件3与电子报警器2中的电源开关K对应配合。
电子报警器2由音源电路、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音源电路由型号为CD4584的集成电路IC、电阻R1、R2、R3,电容C1、C2、,二极管D1、D2组成,IC是带有史密特触发电路的六反相器,其脚14与控制电路中单向可控硅D4的负端和放大电路中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相接,脚7接电源负极,脚1接电阻R1、二极管D1和电容C1,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串联后接于脚2,电容C1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二极管D1的正端与二极管D2的正端、电阻R3并接,二极管D2的负端与脚2、脚3并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脚6,脚5经电容C2后接电源负极,脚4与三极管V的基极电阻R4相接。放大电路由三极管V、基极电阻R4、变压器B和喇叭Y组成,三极管V的集电极与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相接,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与喇叭Y并联。控制电路由单向可控硅D4、二极管D3、电阻R5、开关K、电源DC和接线端n、m及弹性锁杆6组成,电源DC正极经开关K与单向可控硅D4正端和电阻R5并接,D4的触发端与二极管D3的负端相接,D3的正端与电阻R5、接线端n并接,接线端m接电源负极,在接线端n、m之间接有锁杆6。使用时,可将钥匙7插入锁芯4中转动,使锁锁紧,则联动件3与开关K接触后,使得开关K闭合,这时可控硅D4和电阻R5通电,但由于弹性锁杆6接电源负极,则可控硅D4的触发端为零电位,可控硅D4截止,音源电路不通电,即无报警声,当有人剪断弹性锁杆6时,通过电阻R5、二极D3使可控硅D4的触发端为正电位,D4导通,则音源电路起振,产生变化的音频信号,通过三极管V放大、变压器B升压后,使喇叭Y发出报警声,从而达到防止财物被盗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宗金,未经姚宗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4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电话机接线盒
- 下一篇:磁化冷热多用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