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外灯工作状态监示器无效
申请号: | 95244530.1 | 申请日: | 199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4108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27 |
发明(设计)人: | 柴庆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工游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00 | 分类号: | B60Q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祝莲君,熊诗元 |
地址: | 20006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外灯 工作 状态 监示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外灯监示器,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监测行驶中的汽车车外灯工作状态的监示器,属汽车附件。
现有的汽车通常不装有车灯监测器,只有极少数的超豪华型小汽车中装有价格昂贵的微电脑车灯监测系统。不装有车灯监测器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汽车车外灯发生故障,车内的驾驶员不能及时发现,而其他车辆驾驶员也无法判断前方汽车的行驶意向,因而很容易诱发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和不安全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能自动监测并及时提供汽车车外灯工作状态的汽车车外灯工作状态监示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制备一个可内装电子线路板且在面上开有若于个孔的机壳,设计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4)是由三极管VT、发光二极管VD、限流电阻R2、降压电阻R3、取样电阻R1构成,其中三极管VT的发射极与车灯开关S相接,三极管VT的基极经限流电阻R2与车灯L相接,集电极经降压电阻R3接在发光二极管VT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在所述的控制电路中的三极管VT的基极上接有与要监示的车灯灯泡相串联的取样电阻R1。所述的汽车车外灯工作状态监示器中的三极管VT是PNP型硅管,R2的阻值在(1~2KΩ)之间,R3的阻值在(1~2KΩ)之间,R1的阻值在(0.1~0.3Ω)之间。发光二极管VD发光的颜色为单色和多色。使其行成一个控制电路。当车外灯完好时,电路中的VT导通,从而使电路中的VD点亮,当车外灯泡发生故障,VT处于截止状态,VD熄灭,从而达到自动监示车外灯的工作状态的目的。使用时可根据车辆中的车灯数量,可组成若干个控制电路一一对应各个车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因采用的是分立器件,故成本低廉,可靠性强,安装方便,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汽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图1中的1为机壳,2为面板,3为发光二极管孔。图2中的S为汽车车外灯的开关S,L为车外灯泡,图2中的4为控制电路。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外壳1、面板2及机内装有13个控制电路4构成,13个控制电路中的13个发光二极管安放在面板上的13个孔中用其检测及监示汽车13个车外灯。每个控制电路(即控制电路4)是由三极管VT,限流电阻R2,降压电阻R2,取样电阻R1,车灯开关S,车灯L构成。其中三极管VT选用PNP(9012)硅管,其发射极与车灯开关S相接,基极经限流电阻R2(1,4KΩ)与车灯L相接,集电极经降压电阻R3(1KΩ)接在发光二极管VD的正极,发光二极管VD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取样电阻R1(0.2Ω)接在R2与车灯开关S之间。然后将13个控制电路连在一起。每个控制电路电原理如下:
如图2所示,假如汽车要右转弯,驾驶员会合上右转弯车外灯开关,取样电阻R1和车外灯灯泡L的内阻(此内阻作为控制电路加接取样电阻)在B点产生分压VB,由于VA)VB,产生一定量的基极电流,从而使晶体管VT导通,形成电源正极→开关S→VT的e极→VT的c极→R3→VD的电流回路,此电流会使发光二极管点亮,而当车外灯L损坏时或接触不良时,VT不产生基极电流,处于截止。发光二极管VD没有电流通过,因此发光二极管不亮,驾驶员能立即判断此路车外灯有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工游丝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工游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4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灯光电路自动监测显示装置
- 下一篇:潜油电泵地面高压注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