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功耗有机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44748.7 | 申请日: | 199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289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毅;张鸿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鸿毅;张鸿模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第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险峰 |
地址: | 20008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有机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功耗有机污水处理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处理有机污水已有多种方法,如本人94.5.11日申请的,申请号为94238690.6的“反馈式好氧、缺氧法污水净化设备”及94.5.12日,申请号为94238698.1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净化设备”就是二例。这二种方法及传统的许多处理方法,都离不开用水泵将污水打入处理设备,然后用鼓风机或水下爆气机向污水中爆气供氧,不但要消耗大量能源,且各种机电设备价格都较高,使用寿命较短,不适应长期连续污水处理的要求,使设备的成本及日常维修成本都据高不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功耗,利用污水水位落差驱动,成本低,处理效果好,不需日常维护,与建筑物具有同等使用寿命的有机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参见图1,整个污水处理装置埋设在地面之下,由厌氧发酵室(A),(包含A1、A2二个分室串联而成),厌氧腐化室(B)(包含B1、B2二个分室),厌氧过滤室(C)(包含C1、C2二个分室)和溪流氧化沟(D)四大部分串接而成,各部分之间由液面下的溢流道相通。第一厌氧发酵分室(A1)上方有污水进口(2),进入(A1)分室内的污水通过溢流通道进口(5)流入(A2),然后污水通过直筒形溢流通道(6)和U形溢流通道(7),先后流过厌氧腐化室(B1、B2)和厌氧过滤室(C1、C2)到达溪流氧化沟后(D),污水经过溪流氧化沟后,即作为清水排出。其特征在于污水进口的水平标高低于待处理建筑物污水排放口的标高,各厌氧发酵室,厌氧腐化室,厌氧过滤室及溪流氧化沟也顺势向下倾斜,故污水会自上而下自然流入处理装置,而不需消耗任何能源。装置中每一个厌氧腐化室和一个厌氧过滤室构成一个处理循环单元,整个装置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循环单元。每个厌氧室(A、B、C)上部没有公共通气道(4)与高空排气管(1)相通,将各厌氧室净化反应中产生的废臭气排入高空大气。
溢流通道进口(5)一般设置在液面(19)下2/3的水深处。第二厌氧发酵分室(A2)中的污水通过直筒形溢流通道(6),从液面下2/3水深处流到第一循环单元即第一厌氧腐化分室(B1)的上部,(B1)内的污水通过U形溢流通道(7)从液面2/3水深处流入,绕过第一厌氧过滤分室(C1)的上部,到达该室液面下2/3水深处喇叭状的散水漏斗(8),然后污水透过散水漏斗四周壁(16)(参见图2)上的散水孔(15)向上溢出,溢出水流(13)均匀地穿过第一厌氧过滤分(C1)内设置的生物过滤床单体(11),到达该分室的上部,然后污水以同样方法,流过由(B2)、(C2)组成的第二循环单元到达溪流氧化沟(D)。
厌氧过滤室(C1)或(C2)的下部与U形溢流通道相接的喇叭状散水漏斗(8),其形状可以是园锥形,也可是四棱形。溢流通道截面是园的,也可是方的。漏斗四周壁(16)上均匀地开有若干个散水孔(15),漏斗底部没有四个高度在200mm以内的固定支撑桩(14),以固定漏斗。厌氧过滤床内填装有超高比表面积悬浮生物过滤床单体(11),过滤床厚度为≤1.5M。过滤床上下用多孔透水隔板(10)固定,隔板上的透水孔(17)直径小于过滤床单体直径。
溪流氧化沟的截面可以是矩形的、梯形的或园形的。沟槽内溪流(21)水深≤100mm(参见图3),沟槽宽度在0.5~4m之间,沟槽长度≥20m,沟槽底部每隔1M设一个高度为溪流水深一半的固定挡板(20)。溪流氧化沟底部各档内填装比表面积约为1000m2的炼铁炉渣(18),炉渣的颗粒直径一般不超过溪流水深,填装率为沟槽液面下容积的60%左右。固定挡板能防止炉渣被溪流冲走。
在溪流氧化沟上方的地面(12),每隔3M设置一个有开启盖(23)的直径不小于200mm的通气口(22),以提供溪流氧化时充足的氧气。溪流氧化沟液面上方空间与前面各级厌氧室隔断,以防止前面各厌氧室产生的臭气从通气口(22)中散发出来。各厌氧发酵室、厌氧腐化室对应的上方地面及厌氧过滤室散水漏斗中心对应的上方地面各设置一个可开启的密闭出污口(3),其直径不小于300mm,它既能防止臭气外散,又能在装置使用3~5年后,能从出污口(3)中将各厌氧室中的污泥抽吸清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鸿毅;张鸿模,未经张鸿毅;张鸿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4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脚踏板下的置物箱装置
- 下一篇:金属铸造用熔化电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