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动轴上的元件锁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45490.4 | 申请日: | 199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417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04 |
发明(设计)人: | 史可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可器 |
主分类号: | F16B21/00 | 分类号: | F16B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俊 |
地址: | 7103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轴 元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轴和环绕它的元件发生相对轴向运动的装置,具体说是一种传动轴上的元件锁紧装置。
为防止安装在轴上的齿轮、轴承等零件发生轴向移动,一般均需在轴端设置锁紧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当轴由两圆锥轴承支承时,这种锁紧装置一般为圆螺母锁紧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设置在传动轴1端部的锁紧轴头4、依次安装在锁紧轴头4上的垫片2、锁片3和圆螺母5构成,使用时锁片3上的锁齿卡入圆螺母5上的齿槽内,圆螺母5则与锁紧轴头4上的螺纹紧密配合,从而可限制安装在传动轴1上的支承轴承6和齿轮7向外移动。但其缺点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动力由其它部件传递给传动轴1,轴担负扭力和抗弯能力,轴又将扭力传递给齿轮7旋转,齿轮7又给轴一定反压力,而轴是靠两端的圆锥轴承6支承,轴传递扭力越大,圆锥轴承6产生的轴向力越大,特别是在负荷忽大忽小的情况下,圆螺母5经常会因锁片3的锁齿被冲断退出而失去自锁能力,使圆锥轴承6及齿轮7在轴上产生不应有的位移,使轴承、齿轮及其它相关零件损坏不能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不易损坏、自锁能力强的传动轴上的元件锁紧装置。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传动轴上的元件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传动轴8端部的锁紧轴头16、依次安装在锁紧轴头16上的垫片9、锁片10和圆螺母11,其特殊之处在于,在锁紧轴头16外端通过两个螺栓13、15安装一个圆螺母压板12,所述两个螺栓13、15上各设有一个通孔,并通过一根穿过这两个通孔中的锁紧丝14连接在一起。
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的锁紧丝14可以是铁丝、铜丝或其它金属丝。所述连接丝14可以是在两个螺栓13、15之间绕成“0”字型后将两端拧接在一起,或者是绕成“8”字型后将两端拧接在一起。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一种现有传动轴上的元件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向视图;
图4是该优选实施例中圆螺母压板1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1在说明书第三部分已经作过叙述。
参见图2、图3、图4、图5,该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传动轴8端部的锁紧轴头16、依次安装在锁紧轴头16上的垫片9、锁片10和圆螺母11,在锁紧轴头16外端通过两个螺栓13、15安装一个圆螺母压板12,该圆螺母压板上开有两个圆形孔19,两个螺栓13、15分别穿过圆形孔19后以螺纹联接在锁紧轴头16上,所述两个螺栓13、15尾部各设有一个通孔,并通过一根穿过这两个通孔中的锁紧丝14连接在一起,所述锁紧丝14由铁丝制成,在两个螺栓13、15之间绕成“8”字型后将两端拧接在一起,从而可防止两个螺栓13、15转动。所述传动轴8由圆锥轴承17支承,其外侧安装有一个齿轮18。
结合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圆螺母压板12将圆螺母11紧紧压住,用以安装圆螺母压板12的两个螺栓13、15又用锁紧丝14连接在一起不能转动退出,这样可避免圆螺母11因锁片10的锁齿被冲断退出而失去自锁能力,从而可保证安装在传动轴8上的圆锥轴承17及齿轮18等不发生轴向移动、不易损坏且能有效的工作,进而可降低使用此种装置的设备与机械的维修费用。
本实用新型可适于在各种以圆锥轴承支承的传动轴端锁紧时使用,特别适于在负荷忽大忽小的此类传动轴锁紧时使用,例如在旋耕机中所使用的传动轴上的圆锥轴承及齿轮锁紧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可器,未经史可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5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