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炉炒菜器具无效
申请号: | 95246452.7 | 申请日: | 199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467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仁德 |
主分类号: | F24C7/02 | 分类号: | F24C7/02;F24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晋光 |
地址: | 2000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炉 炒菜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炉专用的烹调器具,其具有翻炒的功能。
目前微波炉用的烹调器皿均不具翻炒菜淆的功能,即是说,不能在微波炉内进行炒菜。众所周知,烧菜不翻炒,其效果十分不同,这一方面是由于炒锅内加热温度不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所加料调不匀,再一是原料食物有厚度,……。同样,微波炉内的微波密度分布也是不均匀,因此,传统的解决办法,在微波炉内装置马达去驱动转盘驱动轴41,轴41高出箱体加热底面上的马达转轴40,再以转轴41为中心,置放一转盘支承圈42,转盘43受支承圈42支承和其中心与转盘驱动轴41相联结(参见图1),烹调时把盛器—微波炉烹调器皿放置于转盘43上,使其改变水平方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加热的均匀性。但是,却仍然未能解决垂直方向(即层间)的热不均匀问题,以及也无法对加工原料予以翻炒,即加工原料仍处于静止状态(相对盛器)的加工(当然,液体的沸腾则是例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微波炉用的烹调翻炒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利用已有微波炉中的转盘驱动马达的转轴40予以设计组合配件来实现,即本实用新型包括与驱动马达转轴40相配合的滚轮、盛器和可固定于微波炉壁的支架,其中,盛器与支架成套插松配合;而盛器与滚轮以倾斜摩擦接触传动相联结。这样,当微波炉内的马达驱动轴40一转动,盛器便随着转动,其内盛物即由于盛器的倾斜转动及重力的作用,自然地得到翻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改进微波炉烹调器具的结构,使器皿内的烹调盛物从静止加工改进成翻炒加工,明显提高烹调质量;2.结构简明,易于实施;3.改变支架与微波炉壁的联结方式,即金工固设型或胶贴型,这样,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新产品的微波炉,也可用于旧式微波炉,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简述如下:
图1是习用微波炉烹调皿具的转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配结构示意图。
下面我们根据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好实施例,并配合对该实施例的描述,进一步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技述细节。
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盛器1,支承盛器1在一定方位转动的支架2和传动盛器1倾斜转动的滚轮3。实施例中,盛器1为圆瓶型结构,滚轮3为伞型结构,使用时,支架2安装于微波炉壁上,其主要包括相连接的固定臂21和轴套22。本实施例中还设有调节螺丝24和固定块23。该固定臂21受调节螺丝24调节固定,以实现对盛器1位置高度的升降,使之与伞型滚轮3处于合适的接触。支架2也可制成固定结构型,即固定臂21的尾端部具有平面胶贴面(未画出),由其对微波炉壁贴合固定;盛器1为圆瓶型结构设有粗糙圈10,以便与伞形滚轮3成摩擦接触传动,本实施例中,该粗糙圈10呈直雷司结构,盛器1呈上小下大圆瓶型,盛器1的下底部外侧延设有一转轴11,其与支架2上的轴套21成套插松配合,使与盛器1受到伞形滚轮3的传动时,得到支承转动,从而,使其内所盛之烹调物得到翻炒,当然也可把转轴11改为轴套,而轴套22改成转轴,其目的是使盛器1与支架2成套插式松配合;该伞形滚轮3包括套脚31,其可套插于微波炉所固设的转盘驱动轴41,且成紧配合,使当驱动轴41转动时,伞形滚轮3也随之转动,有一伞面32与套脚31成一体联结,进一步还在伞面32上固设摩擦橡胶圈33,其与盛器1上的粗糙圈10成摩擦接触联结,这样,保证盛器1能可靠地被伞形滚轮3所传动,盛器1还有盖子12,其上开有若干个出气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仁德,未经刘仁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64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