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净水器无效
申请号: | 95247040.3 | 申请日: | 1995-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411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27 |
发明(设计)人: | 何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健兵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41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净水器 | ||
一种用于对自来水进行处理的电子净水器。
食用自来水因水源、水路或其它原因常有达不到食用标准的情况。
以前曾经有过对自来水进行处理,使其满足食用标准的净水器。
以前的处理器虽然具有对自来水处理的功能,但因其结构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自来水进行处理,尚不具备多路出水和杀菌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多种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通过紫外线杀菌,三出口的设计,使其不仅可以具备以前水处理器的功能,还可对水进行杀菌处理,以满足人们生活的多种需求。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主视结构剖示图,也是说明书摘要用图;图2是图1中D-D、E-E处剖视图;图3是原水道结构示意图,右上角的小图是原水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F-F处剖视图。图5、6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6右上角的小图是龙头的结构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旋钮开关,2启止芯3龙头,4伞状塞头,5水管,6龙头连接管,7连接管,8水路,9二次净化筒,10二次净化筒回水腔,11灭菌腔进水管,12原水进水管,13一次净化器内胆,14自闭旋钮,15灭菌水出水控制旋钮,16灭菌紫外线灯管,17灭菌腔,18上盖,19一次净化器,20原水进水管壁,21二次净化筒进水管,22天菌水出水口,23龙头,24绝缘套,25电极,26原水龙头,27原水出水量控制手柄,28原水出水管,29空腔,30原水出水管接头,31一次净化筒进水口,32出水管,33二次净化筒进水管,34自闭器进水管,35自闭器控制轴36自闭器,38原水出水量控制轴,39密封块,40原水出水挡块,41电子线路板,42二次净化筒,43一次净化筒,44电子线路板,45原水路,46自闭器,47龙头,48紫外线灯管,49龙头,50启止芯。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一次净化器19、原水龙头26、代有二次净化筒9的龙头3、代有灭菌紫外线灯管16的龙头23、自闭器36和灭菌紫外线灯管16的驱动电路组成,其中自闭器36的出水管32通过原水进水管12与一次净化器19相接,原水进水管12一路通过原水出水管28直接与原水龙头26相接,另一路通过一次净化筒进入口31与一次净化器19相通,代有二次净化筒9的龙头3部分与一次净化器19机械相接,并通过二次净化筒进水管21与一次净化器19水路贯通,代有灭菌紫外线灯管16的龙头23部分与本体机械相接,灭菌腔进水管11通过按装有电子线路板41的空腔29与灭菌腔17贯通,电子线路板41接有电线与插头。
本实用新型二次净化筒9是由净化筒内胆及二次净化筒回水腔10组成,二次净化筒进水管21通过二次净化筒内胆与二次净化筒回水腔10贯通,灭菌腔进水管11与二次净化筒回水腔10贯通,并与其底端相接,二次净化筒回水腔10顶端通过水路8与龙头3相接。
本实用新型灭菌腔17是由灭菌紫外线灯管16,电极24、25灭菌腔17和灭菌进水管11、灭菌水出水口22组成,灭菌紫外线灯管16的电极24、25通过密封橡胶垫座33与电子线路板相接,灭菌腔进水管11从灭菌腔17底部与灭菌腔贯通,灭菌腔17顶部通过灭菌水出水口接龙头23,灭菌紫外线灯管16所处位置的外管壁处设有用深色有机玻璃封闭的透光口。
本实用新型的龙头3与龙头23结构相同,由旋钮开关,启止芯2和龙头3的本体组成,启止芯2与旋钮开关口1螺纹相接,下端代有一伞状塞头4,伞状塞头4与龙头3本体内的伞状出水口面接触,可开启式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自闭器36由自闭器进水管34,自闭器出水控制轴35,旋钮14及出水管32组成,其中旋钮14与自闭器36的本体相接,控制轴35通过密封台动配合式装置在旋钮14的内侧中心盲孔内,下端代一伞状头,靠自重与出水口密封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水龙头26由原水出水档块40,原水出水量控制轴38和密封块39及龙头本体组成,出水量控制轴38前端为一球状体,中间为一楔形水档块40,末端与控制结构27相接,本体设有两个腔,球状端在第一腔,楔形水档块40在第二腔,第一腔与第二腔通过连接孔贯通,连接孔为常闭状态,用楔形水档块40封闭,球水端运行距离为楔形水档块40开启连接孔最大状态时,球状端开始从另一侧渐渐封闭连接孔为准。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线路为主体的自激振荡电路,入口电压为民用220V,工作电压为3-6V直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健兵,未经何健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7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