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锌除银的新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5250212.7 | 申请日: | 199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600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0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年;杨部正;杜永生;杨斌;罗文州;张国靖;王承兰;吴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 ||
一种加锌除银的新设备,用于含银金属的提炼,是一种火法冶金设备。
从含银金属中把银等贵金属分离、提取有很多种方法,由于方法不同所用设备也不同,加锌连续除银是其中一种方法。
公知的加锌连续除银设备是一种圆锥桶形,由四个用生铁铸成并互相紧连的单独部份组成,上部直径变小,以减少裸露的表面,从而降低热损失及合金的氧化;中部为圆柱体;底部为锥形,能增大铅流的速度,减缓这一部位虹吸管附近合金晶体生长,底节壁厚50mm,上三节壁厚为75mm,均用普通灰口生铁铸成,整个设备安置于砖砌体内,砖砌体构成九个环形燃烧室。虹吸管是安装在锅中央金属熔体内。
这种设备结构复杂,金属滞留在设备中的量多,温度梯度不易控制,虹吸管长期浸于金属熔体以及锌熔体内,腐蚀严重,更换困难,设备的上两节由于受到锌层的腐蚀,使用三个月左右就需更换,结构复杂,维修和更换不便,使吨处理的成本费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从含银金属熔体中加锌使银成为银锌壳分离出来的设备,其能满足如下要求:
1、温度稳定,温度梯度容易控制;
2、虹吸管不受锌层腐蚀,使用寿命长,易更换;
3、除银后的金属含银达每吨1克以下;
4、设备容积小,但生产率大,结构简单,操作易行,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图。其主要由支承脚1、横向虹吸管2、下圆柱体3、热偶套管4、内锥圆柱体5、上圆主体6、分布盘7、进液盘8、进液封盖9、进料锅10、导流细管11、竖向虹吸管12、虹吸管出料口13、出料锅14、分布盘支承杆15等部份组成。
上圆柱体6,下圆柱体3,内锥圆柱体5是采用两节不同壁厚,不同直径的钢管加工,焊接而成,上圆柱体的管口处设有进液盘8和进液封盖9,分布盘设置在上圆柱体内,用两根支承杆15焊接在进液封盖上,导流细管上部与进液盘连接,下部插入分布盘中央。竖向虹吸管12从炉外斜插而下,通过横向虹吸管2进入设备中央。设备两侧上部设置进料锅和出料锅。
该设备用电加热,电阻丝分三段缠绕在上,下圆柱体的管壁上,通过调压器供给各段电阻丝功率,控制各段所需之温度梯度,采用四支热电偶插入热偶套管内以监测各段温度,根据显示的温度适当调整调压器输出功率,便能容易的控制各段所需的温度梯度。虹吸管也采用电阻丝保温或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先将含银达到产品要求的金属熔体装入下圆柱体(下圆柱体的容积是根据金属的处理量设计的),再将需加入的锌量(根据原料金属中含银量计算出需加入的锌量),加入上圆柱体(上圆柱体的容积根据需加入的锌量确定)。盖好进液封盖以防止锌层接触空气氧化,按工艺设计的温度梯度升温、调温,待温度梯度建立起来后即可进料,含银的金属熔液从进料锅10给入进液盘8,经导流细管11给入分布盘7,金属熔体从分布盘四周溢流入锌熔液中,金属熔液中的银与锌充分接触反应生成银锌壳,由于比重轻而上浮,除去银的金属熔体由于比重大而下沉,脱银金属熔体经虹吸管出料口13,排到出料锅14中。完成了含银金属熔体的除银过程。
图1是本设计的组成结构图。图中1-支承脚,2-横向虹吸管,3-下圆柱体,4-热偶套管,5-内锥圆柱体,6-上圆柱体,7-分布盘,8-进料盘,9-进料封盖,10-进料锅,11-导流细管,12-竖向虹吸管,13-虹吸管出料口,14-出料锅,15-支承杆。
与公知技术相比本设计具有的优点:
1、采用电加热,温度梯度设计合理,控制方便、稳定;
2、虹吸管是从炉外直插设备底部,从底部进入中央,虹吸管不受锌层腐蚀,使用寿命长,易更换;
3、由于金属在炉内的交换次数多,尽管容量小,但产率高,除银后的金属含银可达每吨1克以下;
4、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
实施例一
1、原料:粗铅经除铜、锑、砷、锡后的含银铅,含银量为1408.5g/T。
2、设备处理能力:55公斤/次。
3、设备主要尺寸:
1)上圆柱体高1230mm、内径φ351mm;
2)下圆柱体高2625mm、内径φ426mm;
3)内锥圆柱体高300mm;
4)分布盘高5mm、直径φ180mm;
5)进液盘直径φ219mm、高6mm;
6)竖向虹吸管直径φ219mm、长2840mm;
7)横向虹吸管直径φ32mm、长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502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订式报夹
- 下一篇:仿真石阻燃水曲柳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