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0646.3 | 申请日: | 199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78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兼泽达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傅康,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是涉及对液晶显示体的基板周边部分的结构进行改进的技术。
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液晶层封入两块基板之间,通过将电压加在与该液晶层的表面和背面上相对形成的电极之间,改变层内液晶的排列,实现各种显示。图7示出了这些装置中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端部的放大剖面图,图8示出了表示其总体结构的透视平面图。
上侧基板1和下侧基板2是透明玻璃板,在两基板相对的内侧表面上分别形成指定图案的透明电极3、4。液晶层5填充在上侧基板1和下侧基板2之间,用密封材料6密封。
下侧基板2从上侧基板1向侧方延伸,在其表面上形成电极垫片4a,该电极垫片4a构成与上述透明电极4导电连接的外部电极。用以夹持下侧基板2而安装的长腿插入引线7与该电极垫片4a接触,并连接在外部配线板等上。将长腿插入引线7安装及利用其弹性颚部7a、7b夹持下侧基板2,用铸模材料8将该安装部固定。
电极垫片4a以规定的最小间隔在下侧基板2的端部排列多个,与在下侧基板2的内侧表面上形成的透明电极4连接。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下侧基板2的端部也形成多个电极垫片3a,通过导电连接部10与在上侧基板1的内侧表面上形成的透明电极3连接。上述装置是分段液晶显示装置,透明电极3用作公共电极,透明电极4用作分段电极。
在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下侧基板2延伸到上侧基板1的端部外侧的电极引出部分,将电极垫片3a、4a和长腿插入引线7的导电连接部固定,同时,为了防止电极垫片4a的电蚀等,需要将树脂制成的铸塑材料8填充到上侧基板1和下侧基板2之间将其覆盖。不仅对于通过上述长腿插入引线7的导电连接的方法可以进行这种覆盖处理,同样对于通过压焊丝对电路板上的垫片部进行导电连接的方法或通过导电性粘接剂等对挠性基板或热密封件端部进行导电连接的方法也可以进行。
进行这种树脂铸塑覆盖的理由在于:通过对上述长腿插入导线7、压焊丝、挠性基板、热密封件等的接合在电极垫片3a、4a上的各种零件进行电气覆盖(导电连接部保护铸塑);将挠性基板、热密封件等的连接部固定、强化其刚性(增强铸塑);防止水等液体附着在两个以上相邻的电极3a、4a上时由电极垫片间的电位差引起的电腐蚀(防腐蚀铸塑);防止液晶面板结构部的其它腐蚀或浸蚀(提高耐久性、耐蚀性铸塑)等。
如上所述,这些铸塑多半实施于形成电极3a、4a的导电连接部上,但以上述的增强或耐久性为目的的铸塑必然实施于导电连接部以外的部分。因此,用铸塑剂进行的树脂覆盖有时实施于液晶面板的全部周边部分。
进行这种铸塑即树脂覆盖处理后,通常由于铸塑树脂的硬化收缩,使得上下两基板的端部互相牵拉,基板端部向内侧变形,由于其反作用,密封材料6的内侧部位的上下两基板的间隔扩大,内部变成负压,容易在液晶层内产生低温气泡、电击气泡。
另外,由于伴随树脂覆盖处理而产生应力作用,液晶面板元件厚度发生变化,容易发生着色或颜色不均匀的现象。这种元件厚度的变化特别是在密封部附近容易出现很大的变化,为了避免该部分的显示质量的下降,需要在液晶面板的周边部分加黑色掩膜。该掩膜的形成会使液晶显示面积减少,因而相对地提高了液晶显示体的制造成本。特别是在大容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元件厚度在面板表面内变化大时会出现这种着色或颜色不均匀的现象,所以,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导致上述基板变形的应力产生的原因,不限于由上述铸塑材料引起的收缩应力,还有由于在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中或将液晶面板安装到各种机器上时产生的机械接触,以及由于加在安装了液晶面板的各种机器上的冲击或振动的作用,有时也会产生应力。
因此,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其课题在于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提供一种能通过支持和分散作用在基板上的应力而防止基板变形的新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减少由外部应力引起的液晶元件结构的尺寸误差,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防止铸塑成形引起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下降而提高产品合格率。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实现一种为了防止由铸塑成形引起的基板变形而不需要特别变更设计或增加制造工序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0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