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形眼镜保养方法以及依此方法制造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101126.2 | 申请日: | 1996-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4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许瑞东;张金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财 |
主分类号: | A61L12/02 | 分类号: | A61L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眼镜 保养 方法 以及 制造 装置 | ||
1、一种隐形眼镜保养方法,将欲保养的隐形眼镜镜片固设于清洗槽,并添加足以淹没该镜片的介质溶液,来对镜片进行超音波清洗、加热消毒及保存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溶液是为含氯化钠0.9%左右的生理食盐水;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a、在清洗槽中一个对准隐形眼镜镜片装设位置发射超音波能场,该超音波能场提供频率20~30千赫,能量强度为1.5~3瓦/平方厘米的超音波,在镜片附近形成一小型、界线明确的强烈空穴区,作用6~10分钟来对镜片上附着的杂质进行清洗工作;
b、上述的清洗工作后,保持一约3~5分钟的静止期,使悬浮在介质溶液中的杂物沉淀;
c、上述的静止期之后一加热单元缓速地提供热量使介质溶液温度慢慢地升高至90℃左右,并使该温度持续保持约15~20分钟,来杀灭镜片上的有害细菌或分解毒素;
d、上述的消毒杀菌过程后,使介质溶液自然地徐徐降温至室温,并用该介质溶液来浸泡保存处理干净的镜片,直到取出配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眼镜保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音波可为交变能场超音波,提供能量强度为1.5~3瓦/平方厘米,频率为自10千赫开始以每1.5分钟为阶段升高5千赫的超音波,在镜片附近形成一小型,界线明确的强烈空穴区,作用约12分钟来对镜片上附着杂质进行清洗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眼镜保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音波能场作用的同时有一加热单元逐渐提升介质溶液的温度到达约50℃左右,二者共同作用6~10分钟对镜片上附着的杂质进行清洗工作。
4、一种隐形眼镜保养装置,它包括清洗杯内有隐形眼镜镜片固定部,上盖和一由控制电路驱动的超音波发射器以及加热用的加热棒,其特征在于:它的主机座外壳设有一组隐形眼镜保养模式的选择控制键,其上方有一对信号传导板;超音波喇叭设在超音波传导槽的槽底;清洗杯具有透明耐高温特性,杯口外周缘有螺纹,杯壳外围有容量的指示刻度,清洗杯的底墙与超音传导槽的底墙紧贴密合;隐形眼镜镜片固定部由一对具不同设色、栅栏状且可掀闭的镜片悬挂结构及一盒框形中央延伸部组成,中央延伸部的长度是使镜片悬挂结构及加热棒足以浸泡在保养液中,且中央延伸部的最下端与清洗杯的底墙保持有一距离;加热棒伸设在中央延伸部内;上盖内环周缘有螺纹可与的清洗杯螺纹螺合固结,配合一止漏的橡胶质垫圈与中央延伸部的基座在凹室部位螺接固定,上盖外表对称地包覆设置二传导板,凹室内突穿上盖表壳延伸出,凹室内加热棒的二个电极分别与二传导板连接;
控制电路基板固设在主机座内,由电源处理及整流电路提供工作电源以及加热电源,各个工作时程的设定均由微处理器内部程序完成,并且控制超音波单元及加热棒单元的运作及工作时程,通过控制键的设置指令而执行不同的隐形眼镜镜片保养模式工作;微处理器输入端接保养模式选择开关,输出端接指示灯、超音波发射清洗电路以及加热棒硅控整流器的触发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形眼镜保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座、控制电路及超音波传导槽组成的主机单元与由所述的清洗杯、隐眼镜镜片固定部,加热棒及上盖所组成的保养容器单元,二者是可独立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形眼镜保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为执行全程自动保养模式时,在执行超音波清洗行程与加热消毒行程间,应执行一段3~5分钟中的沉淀静止时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财,未经张金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11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电应急照明装置
- 下一篇:春结球白菜的杂交转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