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生产用锻细机与锻细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1333.8 | 申请日: | 199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85A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桂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田桂一郎 |
主分类号: | B21C3/12 | 分类号: | B21C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生产 用锻细机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高速生产用的锻细机,其特征在于:在被加工材料的长度方向串联排列了多组锻细金属模,相邻的锻细金属模相互对接设置,而各组相邻的锻细金属模被配置成对着加压时材料的变形膨出方向,而在遮挡膨出材料的方向的面上同时加压。
2.按权利要求1的该锻细机,其特征在于:串联配置的锻细金属模的组数为2—6组。
3.一种高速生产用的锻细加工方法,在以沿着被加工金属材料的长度方向串联排列的多个锻细金属模进行的连续的加工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毗邻后位锻细金属模的加压方向对着前位锻细金属模加压时材料的膨出方向,而在遮挡着膨出金属的方向的面上加压。
4.按权利要求3的该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锻细金属模加压时能抑制由于金属塑性产生的材料变形流动阻力缓慢地增加。
5.一种高速生产用的锻细加工方法,在以沿着被加工金属材料的长度方向串联排列的多个锻细金属模进行连续加工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毗邻后位的锻细金属模的加压方向对着前位锻细金属模加压时的材料膨出方向,而在遮挡着材料胀出的方向的面上加压,至少不对相邻金属模同时加压。
6.一种高速生产用的锻细加工方法,在以沿着被加工金属材料的长度方向串联排列的多个锻细金属模进行连续加工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毗邻后位的锻细金属模的加压方向,对着前位锻细金属模加压时材料膨出方向,而在遮挡着膨出金属材料的方向的面上加压,保持整个金属模的加压时间以所规定的错开量,而不对各组金属模同时加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田桂一郎,未经吉田桂一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13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安装装置
- 下一篇:包括二氧化硅层和聚烯烃层的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