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便纽扣B(系列)无效
申请号: | 96101645.0 | 申请日: | 199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93495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培 |
主分类号: | A44B1/32 | 分类号: | A44B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2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纽扣 系列 | ||
本发明是一种用各种材料都可以制造的方便纽扣。上、摘纽扣时很方便,谁都可以把它卡上、摘下。
现在用针、钱打纽扣的传统方法,使服饰制造商和家庭主妇们大伤脑筋,费时费力费工“三费”,同时,不牢,洗服饰时不能摘下,损坏洗衣机。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一生活中的小事。省时省力省工“三省,”,方便生产生活。
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图1是本发明的耳型纽扣背面整体构造图。
图2是图1耳型纽扣的正视图。
图3是图1耳型纽扣的耳构造图。
图4是图1耳型纽扣的缝在右衣襟钉纽扣处的耳眼。
参照图1的3是一个偏心环形轨迹槽。槽底是平的,槽的两面壁是垂直的成形不开通纽扣盘(1)的正面。轨迹槽用来上下耳(6)时,使(6)的光杆脚在槽平底上受压力情况下不撇位,沿轨迹槽不偏离作圆周转动。(2)装饰眼可要可不要。要时,可在纽扣盘(1)的正面四眼上制成仿线形”十”字图案作装饰用。(5)是螺孔。可钻通纽扣盘(1)的正面,也可以不钻通,用来上耳(6)的螺杆脚。(4)是固定坑。制在与螺孔(5)成对直线的轨迹槽(3)的平底下,坑状成形,用来固定耳(6)的光杆脚(平底)落入固定坑(4锁紧,使之非人工时不脱落;人工时,稍用力提一下反对针旋转纽扣盘(1),就自然脱出,沿轨迹槽(3)作圆周转动,(7)是耳眼,用来上耳(6)。
使用方法:
上纽扣时,将耳(6)的两只脚穿过耳眼(7),再将(6)旋入(5)至(6)短的只脚落入(4)纽扣自然固定好。
摘纽扣时,反时针方向旋纽扣盘(1)至脱离(6)。
图5是本发明的针型纽扣整体构造剖视图。
图6是图5针型纽扣的纽扣盘构造剖视图。
图7是图5针型纽扣的纽扣盘构造俯视图。
图8是图5针型纽扣的针构造图。
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均是图5针型纽扣的五种不同形状的弹簧构造图。
参照图5、图6、图7的纽扣盘(9)和盘栓(14)是一个整体。盘内面的稳簧孔(8)用来稳定弹簧的稳簧钉(18)。弹簧孔(10)用来穿过弹簧的(18)。弹簧卡针孔(12)用来装弹簧卡针(17)。装针孔(21)用来装针(15),针(15)的针孔(13)用来装进弹簧卡针(17)。针盘(16)用来上、摘纽扣旋转和在右衣襟里面系住整个纽扣。弹簧(11)或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均是针型纽扣的五种不同形状弹簧构造。弹簧的弹簧卡针(17)用来卡住、连接盘栓(14)和针盘(16)。弹簧的稳定钉(18)稳簧套(19)和稳簧柱(20)均是用来在弹簧受力情况下起稳定弹簧作用的。
使用方法:
上纽扣时,将装针孔(21)针(15)对准右衣襟钉纽扣处,母、食指捏压纽盘(9)和针盘(16),这时,弹簧卡针(17)已被针(15)挤缩入弹簧卡针孔(12)内,当(12)与针孔(13)吻合时,自然听到“卡”的一小响声,便是弹簧卡针(17)被稳簧柱(20)或(19)回弹入针孔(13);如果没有响声稍转动一下纽扣盘(9)和针盘(16),弹簧卡针(17)自然进入针孔(13)。这时,针型纽扣就上好了。
摘纽扣时,旋转、拉纽扣盘(9)和针盘(16)。
图14是本发明的U型纽扣背面整体构造纵向图。
图15是图14U型纽扣的U型弹簧构造图。
图16是图14U型纽扣的右衣襟双缝扣套构造图。
图17是图14U型纽扣的纽扣背面扁型半通孔构造左视图。
参照图14,纽扣盘(22)背面的突出的为扁型半通槽(25)(纵向)。槽底的两边备制造一个对应孔(24)(横向)。槽内壁的两边各制造一条对应的纵向的弹簧轨槽(27),槽的一端直达对应孔(24),另一端直达突出的扁型半通槽(25)顶。对应孔(24)弹簧轨槽(27)的直径同等大,它们用来装御弹簧(26)。颈(23)是制在突出的扁型半通槽(25)的外壁中部位置,用来挡住左衣襟的纽扣眼对(25)的拉力,使弹簧不受其压迫发生两脚靠拢,从而自动脱出对应孔(24),保证牢固系住纽扣盘(22)。双缝扣套(28)是就衣料或另软料缝在右衣襟上的与右衣襟挥为一体的双缝扣套,需要几个就缝几个。这样,纽扣、U型弹簧和双缝扣套三者有机地柔软地扣在右衣襟上,随时牢固不脱落,上、摘纽扣时方便。
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培,未经张国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1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物保健枕及其制做方法
- 下一篇:无耗能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