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沱茶机无效
申请号: | 96101854.2 | 申请日: | 199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42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13 |
发明(设计)人: | 冯炎培;钱云峰;刘关浩;杨茂泉;吴青;王希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B30B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1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沱茶 | ||
沱茶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特殊形状的压制饮用茶,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历来沱茶重量多在100克以上,吃用时需分开,已不完全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沱茶的造形正向微型化发展。我厂生产的微型沱茶,每个重3至5克,适合饮用者一次饮用的需要量,上市已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制作微型沱茶的工艺是把先选好的上等的茶叶定量投入压模中压制。此项制作技术由于开发时间较短,模腔很小,机械制作难度较大,所以开发以来一直采用手工方法制造,生产劳动强度极大,而且生产率低,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本专利为我厂研制发明的微型沱茶机,使用该机可把沱茶的手工生产工艺转变为机械化生产工艺。经检索未查到有任何与本发现有相同或相似的公开专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微型沱茶机的机械,使微型沱茶的生产达到完全机械化的水平。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项发明。
图1为微型沱茶机的传动简图,图2为压盘组件构造图,图3为下模压制上推和成品取出上推运动示意图。图中:1--蜗杆凸轮;2--蜗杆凸轮轴;3--间隙转盘滚子;4--间隙转盘;5--主轴;6--主轴轴承;7--箱体;8--转架;9--压盘组件;10--上模凸轮;11--主轴键;12--开闭滚子;13--上模旋转销轴;14--上模;15--成型茶;16--压盘;17--下模;18--中模;19--压制推杆20--压制凸轮;21--取料推杆;22--取料凸轮。
图1为微型沱茶机的传动简图,由通用传动将运动传给一组蜗杆凸轮传动组成的传动系统,带动压盘组件9做间隙运动,在压盘组件上装有多组压型模具,配合传动系统中的凸轮机构,完成模压和成品取出机械运动。安装在蜗杆凸轮轴2上的蜗杆凸轮1带间隙转盘4上的间隙转盘滚子3,通过转架8把运动传给压盘组件9,使其做间隙运动。间隙转盘滚子数决定间隙转盘4的停、动角度。转架8通过主轴轴承6,支承在主轴5上,主轴固定安装在箱体7上。
图2为压盘组件构造图,压盘组件9用一个压盘16具有多个均分布置的独立的上、中、下模组成的组合模具组,每组独立顺序循环完成压制和成品取出工作。上模14为一旋转式压模块,其模头为光滑半球曲面形,上模在压制时只转到中模18上端压紧,模头不进入中模,不会发生与中模腔的运动干涉。上模14通过上模旋转销轴13可在压盘16上旋转开合。上模14旋开和关闭,由它随压盘16转动,并通过其开闭滚子12在固定的上模凸轮10上滚动所形成的相对运动完成。开闭滚子12在上模14压紧中模18时,其开闭滚子与上模凸轮10呈紧压状态,保持在压制过程中上模不脱离中模。下模17放置在中模18之中,随压盘16一道旋转,在中模上下两个极限位置它均不脱离中模,使运动中下模不会与中模发生干涉。下模17处在最低位置时,中模18腔兼做加茶容积定量的量杯。
图3表示上模上推压制和上推取出成品的动作示意。设计布置传动时把压制位置布置在蜗杆凸轮轴2对应的一个位置,由蜗杆凸轮轴上的压制凸轮20推动压制推杆19推下模17向上压茶。把取出成品的位置布置在蜗杆凸轮轴2对应另的一位置上,由蜗杆凸轮轴上的取料凸轮22推动取料推杆21推下模再次向上运动,把成型的微型沱茶成品上推取出。
本专利的一个实施例为压盘具有六个工位的3克微型沱茶机,其成型模的直径为21毫米,高度为12毫米,机器间隙运动为1.2秒停止,0.6秒旋转,每1.8秒产出一粒微型沱茶,小时生产量为2000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1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水管道防止堵塞滤清器
- 下一篇:小切口撑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