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的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96101882.8 | 申请日: | 1996-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25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生;全弘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F28D1/02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莹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热交换器 | ||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的热交换器,特别涉及这样一种空调机的热交换器,在其平板散热器中,在导热管的上下侧呈放射状形成槽形竖状切口群,在导热管的前后侧按纵向二排形成突起部,通过空调机的气流(例如室内空气)被强烈地乱流和混合,致使其导热管后方产生的死水区有效地减少,同时能提高热传输效率。
现有的空调机热交换器如图1所示,由以规定间隔平行排列的多个平板散热器1,和与多个平板散热器1正交同时以曲折往复排列的形状配置的导热管2构成,气流在上述多个平板散热器1之间向箭头方向流动,与导热管2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平板散热器1周围的热流体特性如图2所示,由于平板散热器1的导热面上的温度界面层3的厚度与距气流流入部的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地增厚,所以气流侧的导热率随距气流流入部的距离增加而显著降低,因而有热交换器的导热性能低下的缺点。
导热管2周围的热流体特性如图3所示,当箭头方向的低风速气流在导热管2上流动时,由于在离导热管2表面的闭塞地点的角度为70~80°故导热现象低下,在导热管的后方部产生用斜线表示的死水区4(例如死流区),还由于在上述死水区4的气流侧热传导率显著降低,故有作为热交换器的导热性能低下的缺点。
作为现有技术,有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昭55-110995号。安装在该公报所公开的空调机散热器上的热交换器如图4所示,它提议对多个平板散热器1在多条导热管2之间弯曲形成多个切槽部5a~5f。
也就是说,上述切槽部5a、5c、5e如图5所示,为了使其分别以规定间隔排列,就要通过切削加工使其向上述平板散热器1的里面方向突出形成,上述切槽部5b、5d、5f通过切削加工向上述平板散热器1的表面方向突出形成,使其排列在上述切槽部5a、5c、5e等之间。
然而,按照这样构成的现有的热交换器,由于平板散热器1中的热交换流体乱流,特别是由于成为在平板散热器1上形成多个切槽部5a~5f并能分别形成薄的温度界面层以减少界面层的厚度的结构,故与无切槽的平板散热器1相比,导热性能高,但比较局部的导热性能可以看到由于在平板散热器1上游侧切槽部5a、5b形成薄的温度界面层,因而导热性能高,而在下游侧切槽部5c、5d、5e、5f,由于包含在上述上游侧切槽部5a、5d所形成的温度界面层内,所以导热性能低下,而且在导热管2的后方产生气流不流动的死水区,还由于沿平板散热器1之间流动的气流不混合,平行地流动,所以存在不能希望通过气流混合来提高热传输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各种问题而提供一种空调机的热交换器。它能使穿过多个平板散热器间流动的气流乱流化并使之混合,提高热传输效率从而使导热性能提高,同时能有效地减少由导热管后方产生的死水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调机热交换器包括以规定间隔平行地配置使气流在其间流动的多个平板散热器,对上述多个平板散热器在其上下沿曲折方向成直角插入排列使流体向内部流动的多条导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多个槽形竖状切口群和多个第一与第二排侧突起部。所说的多个槽形竖状切口群是一边扩展远离导热管部分的截面积一边向气流流动方向开口,同时以导热管2为中心沿上下侧呈放射状弯曲形成在平板散热器上,以使沿上述多个平板散热器的表面和里面流动的气流在上述导热管周围乱流化。所说的多个第一与第二排侧突起部相对气流方向侧导热管的后方和气流反方向侧导热管的前方与后方,沿二排纵方向上下连续地形成在平板散热器上,用以使沿多个平板散热器间流动的气流急剧乱流化,同时使导热面积扩大。
图1是现有的热交换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平板散热器周围热流体特性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导热管周围热流体特性的放大图;
图4是现有的另一种热交换器的平板散热器的平面图;
图5是沿图4的A-A线剖视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平板散热器的平面图;
图7是沿图6的B-B线剖视的截面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中,与现有结构相同的结构用相同的名称和相同的符号,不另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1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