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吸排循环机无效
申请号: | 96102069.5 | 申请日: | 1996-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2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30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永海 |
主分类号: | F04B19/04 | 分类号: | F04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41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吸排 循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吸排循环机,特别是代替压缩机和真空泵联合使用排吸流体介质循环的排吸排循环机,属于双向直线往复式活塞高压泵。
用一种设备代替流体介质循环工艺流程中联合使用压缩机和真空泵的排吸循环功能,为内燃机安装富氧装置实施富氧燃烧提供一种配套装置,为制作自动水雾灭火器提供一种同时喷射水和空气的射流机械,等等。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设备能够满足这些实际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同时排吸流体介质循环功能的排吸排循环机,它能够代替压缩机和真空泵的联合排吸作用完成流体介质循环,也能够同时喷射液体或者气体介质;可以作为配套流体动力装置,也可以制成独立流体动力机械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一个动力轴带动两个连杆和活塞,分别在两个缸体内往复运动推动流体介质流动,即流体介质经缸体介质入口吸进缸体间腔内,经活塞介质孔和阀门进入第一缸,经介质孔和阀门出第一缸进入排出管,经中间处理流程,进入第二缸吸入管,通过介质孔和阀门进入第二缸,通过介质孔和阀门出第二缸进入排出管,完成一次经中间处理流程的流体介质循环。其吸程流体介质间断可以用中间处理流程流体介质储存器补偿并保持恒压,使它能够作为配套装置代替压缩机和真空泵联合排吸循环功能,还可以用双向出轴电动机转子轴两端作两个排吸排循环机动力轴,制成一机两腔四缸同功能缸体方向相反、可避免流体介质吸程间断、能够独立完成排吸排循环功能的组合电动排吸排循环机。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排吸排循环机结构示意图。图1中所示:
(1)缸体(A、B);(2)连杆轴颈无油轴承及连杆大头;(3)动力轴及封套;(4)动力轮或轴柄;(5)连杆和活塞(a、b);(6)介质孔和阀门(a1、a2、b1、b2);(7)A缸排出管;(8)B缸吸入管;(9)B缸排出管;(10)“U”形封闭盖;(11)基座;(12)缸体介质入口;(13)缸体间腔;(14)双锁紧螺母起动爪和双直角摇柄;(15)附单向笛簧阀门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实施例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本具体实施例排吸排循环机缸体1固定于动力轴3母体或其座位11上,动力轴3带动动力轮或轴柄4上的连杆轴颈2,套无油轴承2和两个连杆大头2,带动两个连杆和活塞5a和5b,分别在A缸和B缸内往复运动作功。把流体介质经缸体介质入口12吸进缸体间腔13内,经介质孔和阀门6a1,进入A缸,经介质孔和阀门6a2进入A缸排出管7,经中间处理流程,进入B缸吸入管8,通过介质孔和阀门6b1,进入B缸,经介质孔和阀门6b2进入B缸排出管9。完成一次经中间处理流程的流体介质循环。A缸介质孔6a2可容纳阀门6a1,B缸活塞5b顶部凹窝,可容纳阀门6b1。A、B两缸可同时吸排液体或气体介质,构成循环工艺流程,或者分别输送液体和气体。A、B两缸单独吸排功能,可以作为流体动力机械使用。
以图1所示排吸排循环机安装在汽车发动机上作为富氧燃烧配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例,进一步说明细节及工作情况。
用汽车发动机曲轴作动力轴3,把散热器和风扇前移,把排吸排循环机缸体1(A、B)固定在发动机前方。去掉曲轴起动爪,把曲轴伸进缸体间腔13内密封处理后作动力轴3,连接动力轮或轴柄4,后者连接连杆轴颈无油轴承及连杆大头2,带动连杆和活塞5a和5b,分别在A缸和B缸内往复运动推动流体介质流动。
如果流体介质流量较大,可以在“U”形封闭盖10上制作适当大小的介质入口,关闭缸体介质入口12作为排污口。
如果需要手摇起动发动机或者检修各驱动零部件,可以卸下“U”形封闭盖10,暴露连杆轴颈2双锁紧螺母凸缘制成的起动爪14,用双直角摇柄14起动发动机。
图2所示为组合电动排吸排循环机外观示意图。用双向出轴电动机转子轴两端作两个排吸排循环机动力轴3,制成一机两腔四缸同功能缸体方向相反、可避免流体介质吸程间断、能够独立完成排吸循环功能的组合电动排吸排循环机。
附图15所示为单向笛簧阀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介质孔和阀门6a1、6a2、6b1、6b2都是单向笛簧阀门。A缸介质孔6a2,可容纳阀门6a1;B缸活塞5b顶部凹窝,可容纳阀门6b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永海,未经宋永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2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宇宙元素全周期表
- 下一篇:保健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