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肺”内燃机无效
申请号: | 96102071.7 | 申请日: | 1996-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17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30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永海 |
主分类号: | F02B29/00 | 分类号: | F02B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41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内燃机 | ||
1、“工业肺”内燃机,其技术特征在于利用排吸排循环机取代压缩机和真空泵排吸作用,安装在内燃机上,为富氧膜组件提供气体分离动力,和其它附件组成加压+减压式膜法富氧空气分离燃烧系统,即“工业肺”;其吸程气流间断的缺点利用高压空气储气囊补偿保持恒压,在压力降0.68atm工作状态下,随机生产28~30%富氧空气;并且在进排气和供油系统使用技改装置以及装配点火延迟控制器,使“工业肺”内燃机燃料充分氧合充分燃烧作功,节省燃料,增加动力,消除污染,使“工业肺”内燃机成为新型节能环保内燃机。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说的“工业肺”内燃机原理,其特征是把“工业肺”安装在内燃机及其配套的机械上,并且在内燃机进排气和供油系统使用技改装置以及装配点火延迟控制器的新型节能环保内燃机。
3、根据权力要求1.2所说的“工业肺”,其特征是由富氧膜组件及其附件和安装在内燃机上的排吸排循环机组成的加压+减压式膜法富氧气体分离富氧燃烧系统,其整体功能和如肺,故命名为“工业肺”。
4、根据权力要求1.3所说的加压+减压式膜法富氧气体分离富氧燃烧系统,其特征是排吸排循环机A缸排出管7→进气管15→高压空气储气囊和富氧空气储气囊16→富氧膜组件17→富氧集气管18→富氧气管19→B缸吸入管8→介质孔和阀门6b1→B缸→介质孔和阀门6b2→B缸排出管9→富氧空气管20→富氧气流调节器21→磁力涡轮增压空气滤清器增压室上部22→内燃机化油器23→内燃机吸气管24→内燃机气缸25,和富氧空气储气囊16←→富氧空气交通管29←→富氧空气管20。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说的富氧膜组件及其附件,其特征是富氧膜组件17是卷式富氧膜组件或者中空纤维膜组件,其附件是富氧膜组件17加压端进气管15、高压空气储气囊16和减压端富氧集气管18、富氧气管19、以及连接排吸排循环机B缸排出管9至磁力涡轮增压空气滤清器增压室上部22的富氧管20、富氧气流调节器21,还有连接富氧管20与富氧空气储气囊16的富氧空气交通管29;
其特征还在于部分进气管15,高压空气储气囊和富氧空气储气囊16、富氧膜组件17、富氧集气管18、部分富氧气管19、和富氧空气交通管29,可选择安装在汽车驾驶室顶棚、车厢顶棚、车厢侧壁内或者车厢底部适当位置;利用排气余热提供恒温工作条件。
6、根据权力要求1所说的高压空气储气囊和富氧空气储气囊16,其特征是储气囊外间隙经储气囊外壳开口33与外界交通,有增压弹簧31支撑弹簧增压板32,固定在两储气囊16与储气囊外壳30之间;高压空气储气囊16进气管15入口有单向笛簧阀门34;连接各富氧膜组件出气管口都安装空气滤清器滤芯;一条安装智能控制器27的高压气管26连接高压空气储气囊16和驾驶室安全气囊28;富气空气储气囊16与富氧空气管20之间有一条富氧空气交通管29;富氧空气管19是一条包裹螺旋钢丝的高弹橡胶管,其往复回缩与扩张特性,可减弱吸程吸力高峰和维持排程扩张吸力。
7、根据权力要求1所说的“工业肺”排吸排循环机安装在内燃机上为富氧膜组件提供气体分离动力,其特征是“工业肺”排吸排循环机缸体1固定在内燃机上,用内燃机曲轴作排吸排循环机动力轴3,使排吸排循环机为富氧膜组件17加压端提供过滤空气,经高压空气储气囊16储存缓冲压力≥0.4MPa,为富氧膜组件17减压端提供真空吸力,经富氧空气管19弹性回缩与扩张缓冲,保持真空度≥0.075MPa的吸力。
8、根据权力要求1所说的在“工业肺”内燃机进排气和供油系统使用技改装置,其特征是供油系统使用电热超声磁共振燃油滤清器或者多功能燃油滤清器,进排气系统使用磁力涡轮增压空气滤清器或者磁力涡轮激发增压空气滤清器;单腔化油器内燃机可使用燃料气化裂解催化器与磁力涡轮激发增压空气滤清器组合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永海,未经宋永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20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