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血康肠溶制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2147.0 | 申请日: | 1996-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34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贞;王崇云;程仁章;聂诗明;柏传明;周茉华;杨昌娟;陈敬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64 | 分类号: | 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血康肠溶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脉血康肠溶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中成药的制作工艺。
目前,国内外治疗因血栓形成的心血管疾病大多采用化学药品或动植物中药。水蛭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人们也企图用它来治疗此类疾病。水蛭又称蚂蟥,其主要活性成分就是水蛭素。对此,我国传统医学早已有记载,并把水蛭列为活血化瘀之良药,中医历来用它治疗多种疾病,但对水蛭的加工方法一直采用传统的煎煮醇沉或烘干,碾粉成末或加热提取溶液等方法处理,如已有的脑血康口服液、活血通脉胶囊。而水蛭所含最独特的成份水蛭素,在高温、酸、碱之下这些物质极易破坏,水蛭素在水溶液中还极不稳定,所以上述方法致使水蛭素活性降低或完全消失。因此水蛭制剂的剂型研究受到极大的局限性。
本发明脉血康肠溶制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以水蛭为主药,以科学的制备工艺,完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避免了高温、酸、碱的破坏,完全保留了水蛭所含的各种成份。水蛭索的成份不仅可免遭破坏,而且可以提高水蛭素的含量。为治疗因血栓形成有关的心血管疾病,提供一种无任何副作用,药用效果好的动物类中药。
实现本发明脉血康肠溶制剂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是以水蛭为原料、淀粉、肠溶剂为辅料,其特征是
1.将鲜活水蛭洗净,在清水中静养5-15天,每天换水一次,使之充分饥锇,
2.冷冻,温度为-1℃—-20℃,
3.将结冰的水蛭搅碎,
4.进行低温减压干燥,
5.粉碎过筛,加入适量淀粉混合制成粒状,
6.将颗粒状丸药用肠溶剂包裹。
本发明脉血康肠溶制剂的制备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而且处于充分饥饿中的水蛭,比非饥饿水蛭的水蛭素高。由于避免高温和酸、碱的侵蚀在制作过程中使水蛭所含的各种成份完好无损,颗粒丸药以肠溶剂包裹可确保药物进入肠道才崩解并吸收,避免了胃酸的破坏,故用本发明,使水蛭素保存完好,抗凝活性效价更高,对治疗因血栓形成的各种心血管疾病药用效果更佳。
实施例说明:
将鲜活水蛭洗净,在清水中静养5-15天,每天换水一次,使之充分饥饿,从清水中捞出,沥于放入-1℃—-20℃冰箱内冷冻,将结冰的水蛭搅碎后,再进行低温减压干燥,取经过干燥的水蛭250g并将其粉碎过筛,加入适量淀粉混合制成粒状,分装1000粒肠溶胶囊中,即为脉血康肠溶胶囊,可直接服用。
本发明药用效果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以完好无损的保持水蛭的药用功能。除治疗因血栓形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外,还可以与其他中药配方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2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故障指示器的位置编码器
- 下一篇:竹藤贴面拖鞋和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