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混合料成球后外粘固体燃料配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2842.4 | 申请日: | 1996-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20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15 |
发明(设计)人: | 宋书亭;刘慎均;刘文学;王振峰;王建祥;杜志勤;吴庆恒;郭春喜;孙涛;岳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24 | 分类号: | C22B1/24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455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混合 料成球后外粘 固体燃料 方法 | ||
本发明属炼铁用烧结矿原料制备技术领域。
众所周知,烧结矿FeO的含量受烧结过程中料层内气氛的制约,为降低烧结矿中FeO含量,许多企业及研究单位作了大量工作。目前普遍采用的混合料准备方法是先将含铁原料,熔剂,燃料,石灰,返矿按一定配比配料后,加水混合后制粒,然后在烧结机上布料、点火、烧结、冷却、筛分处理后得到成品烧结矿,由于燃料先与含铁原料混合后再制粒,大部分固体燃料(焦粉或煤粉)被细的矿粉包围,使制粒后的混合料中的燃料在烧结机上的燃烧条件较差,局部氧化气氛较弱,造成氧化亚铁较高,烧结矿中未燃尽的残C量较高,降低了烧结矿的强度。中国专利CN1025749C所述烧结工艺将一部分煤粉与含铁混合料,细精矿粉,粉矿,添加剂,返矿,石灰及少量的燃料等混合后制粒,然后外配一部分煤粉,使固体燃料配加有了改进,但仍存在着生产工艺复杂,烧结矿中未燃尽残C高及烧结矿强度低,燃耗高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混合料成球后外粘固体燃料配加方法。该方法可改善烧结混合料中燃料在烧结台车上的燃烧条件,克服烧结矿中未燃尽残C高的缺点,提高烧结矿强度、降低FeO含量和燃料消耗。
本发明的主要方案是:将含铁原料、冷热返矿、熔剂、制粒用添加剂先按一定配比配料,配料后在混合机中加水混合,然后在造球机上制粒,制粒后的混合料再与一定量的固体燃料,如煤粉或焦粉混合。其配比为(重量%):含铁原料55~80%,熔剂3~15%,添加剂3~10%,冷热返矿10~36%,固体燃料的配入量为:煤粉或焦粉中任一种或一种以上3~5%,球团水份为6.5~9%。
熔剂可为生石灰、消石灰或细磨石灰粉中任一种或一种以上,粒度≤1mm。
添加剂可为石灰或白云石中任一种或一种以上,粒度≤3mm。
冷热返矿粒度≤5mm的占85%以上。
含铁原料可以采用铁精矿和钢铁厂含铁废料,其配比(重量%)为:铁精矿65~100%,钢铁厂含铁废料0~35%。
铁精矿粒度≤0.08mm的占40%以上,钢铁厂含铁废料粒度≤5mm的占90%以上。
钢铁厂含铁废料为高炉除尘灰、烧结除尘灰、烧结除尘泥、转炉附尘灰、电炉附尘灰、氧化铁皮、钢渣或高炉槽下返矿中任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钢渣粒度小于5mm,钢铁厂含铁废料的含水量小于3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燃料配入量调节更灵活,滞后小,改善了烧结机台车上燃料燃烧的条件,降低燃料消耗,烧结矿中FeO含量低,残C含量低,烧结矿的强度提高。
本发明实施于24m2带式抽风机上,按上述工艺流程及表1的原料配比,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方法的烧结工艺及技术指标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2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型铸造阳极钢爪体及铸造模具
- 下一篇:远红外线减皱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