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机电阻涂层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3261.8 | 申请日: | 1996-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8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06 |
发明(设计)人: | 尹维平;郭德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维平;郭德璞 |
主分类号: | H01B1/20 | 分类号: | H01B1/20;C09D1/00;B05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服务公司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邓定机 |
地址: | 10003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 电阻 涂层 及其 制法 | ||
本发明涉及电阻材料,更确切地说,涉及无机电阻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迄今人们常用的电阻涂层有下述三大类:(1)掺合型电阻涂层;(2)本征型电阻涂层;(3)无机电阻涂层。掺合型电阻涂层一般采用有机高分子树脂为粘合剂,粘合剂本身不导电,通过掺入具有一定导电性的电阻粉末材料,依靠这些粉末颗粒之间的相互搭接而形成网络式导电通道。其主要缺点是:粘合剂是有机高分子树脂,吸湿率高,涂层电阻不稳定、耐温性能差、易受热老化,因此大大限制了掺合型有机高分子电阻涂层的商业化应用。本征型电阻涂层不需要渗入电阻粉末材料,而是靠高分子树脂本身所具有的导电性来调节涂层的电阻值。然而这种导电高分子树脂的合成工艺很复杂,成本太高,而且其涂层的膜电阻一般在兆欧以上,不适宜作为电阻涂层使用。另外,这类涂层在耐温、耐湿、耐老化等方面还存在严重的问题,致使本征型电阻涂层的应用仍难以达到商业化。无机电阻涂层的开发相对较晚,它是以石墨等耐高温的导电材料作为电阻粉末,以玻璃类材料的粉末作为粘合剂,在掺混入有机载体后将其制膜并烧结而制得。相对于前两类涂层来说,无机电阻涂层可耐较高的温度,然而当在玻璃、陶瓷类底材上制备这类涂层时,容易发生炸裂,因而使成品率降低,从而增加了成本。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涂层剥落现象,大大缩短了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申请91110802.5(CN 1072698A)是一份与本发明较为相关的专利申请,其中提出的无机电阻涂层组合物含有石墨、氧化铅、氧化磷、氧化硼、氧化硅、氧化铜(或氧化钴)共六种成分。但是该电阻涂的缺点是:(1)不含氧化铋,其烧熔温度(850℃-1150℃)和烧结温度(450℃-600℃)均较高,这样不但浪费能源,而且由于烧结温度较高而导致在烧结时产生较大的热膨胀,容易发生炸裂;(2)不含氧化锂和氧化铊,其热膨胀系数较大,故在烧结过程中容易炸裂。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在电阻涂层组合物中同时添加入氧化铋、氧化锂、氧化铊以降低涂层组合物的烧熔温度、烧结温度和降低涂层热膨胀系数的报导。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几类电阻涂层的缺点,涂层组合物的烧熔温度和烧结温度均较低,涂层的热膨胀系数也较低,而且涂层产品的成品率高,使用寿命长的新型无机电阻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人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后发现,玻璃、陶瓷类材料的相变温区多数为400-600℃,而现有技术无机电阻涂层所用粘合剂的软化点在450℃左右,正好处于相变温区内,所以烧结时容易发生炸裂。而单纯为了降低粘合剂的软化点而添加一些低熔点的成分,又会使该涂层的热膨胀系数明显增高,甚至达到150×10-7,大大高于作为底材的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从而导致使用过程中涂层的剥离。本发明人经过一系列试验,发现在以PbO、B2O3作为粘结剂骨架材料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Bi2O3就可以将粘结剂软化温度降低到350℃左右。而在此基础上再添加一定量的Li2O和Tl2O3就可将该粘结剂的热膨胀系数降低至80×10-7,这接近于玻璃、陶瓷类的热膨胀系数。因此,使用由上述几种氧化物共同构成的无机粘结剂来制备电阻涂层,既可避免烧结过程中玻璃底材的炸裂,又可避免所获电阻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涂层剥落现象。由于这一发现,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构成如下:
(1)一种无机电阻涂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下列成分(重量份):
成分 重量份石墨粉(C)≤149μm(100目) 20-40氧化铅(PbO) 40-55氧化硼(B2O3) 5-13氧化铋(Bi2O3) 5-12氧化锂(Li2O) 2-5氧化铊(Tl2O3) 0.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维平;郭德璞,未经尹维平;郭德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32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整体承载式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燃烧室内燃机燃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