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早泄、消杀性病病菌的双效制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3694.X | 申请日: | 1996-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6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生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35/56;A61P15/08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建民 |
地址: | 0660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早泄 性病 病菌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早泄,也可杀灭性病病菌的双效制剂。
在正常的性行为中,男性约有20%的人出现早泄,由于男女性高潮的时间差异,使性欲满意程度而有不协调现象。久之则可并发男女性功能低下以及家庭不安定因素。由于不注意阴部的卫生,阴部极易产生病菌,而引发各种疾病。再就是由于性病的漫延使部分患者携带性病的病菌。目前市售治疗早泄及消杀病菌的药物很多,大都应用麻醉剂、性激素来阻断龟头感觉神经的传导而延缓男性的性兴奋。如石家庄市御医保健实用技术开发研究所生产的“康乐液”。此类产品对药物的涂敷处有一定的刺激性,而且用量大,疗效不佳。又如公开号为:CN1105878的技术方案,由二十八味名贵中药制成,其疗效缓慢,消杀菌特别是性病病菌没有很好地治疗效果,而且其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节制的控制男性性冲功、而延缓射精、并且成本低的治疗早泄、消杀性病菌的双效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早泄、消杀性病菌的双效制剂,它由淫羊藿、蛇床子、米壳、木鳖子、急性子、川椒、蟾皮、皂角和紫草制成,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淫羊藿8-18份、蛇床子13-28份、米壳25-55份、木鳖子6-15份、急性子8-18份、川椒13-28份、蟾皮18-32份、皂角8-22份和紫草18-32份。
所述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淫羊藿10-15份、蛇床子15-25份、米壳30-50份、木鳖子9-12份、急性子10-15份、川椒15-25份、蟾皮20-30份、皂角10-20份和紫草20-30份。
一种治疗早泄、消杀性病病菌双效制剂的制备方法,精选各组分,先将蟾皮炮炭、木鳖子炮炙成淡黄色,而后与其它组分混配,再置入组分重量一倍的水中浸泡4-6小时后,煎煮,沸后温火煎煮20-30分钟,自然降温放凉,如此煎煮2-3次后,过滤去渣,取出药液,加入(0.1-0.3)份的食有防腐剂,消毒封装。
本发明在继承了祖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以纯中药组分制备成外用液或膏剂,经毛孔而入其腠理,直接作用于性器官,使阴茎末稍血管扩而充盈,因而对举而不坚,坚而不久早泄者,奏效迅速。同时有效地节制和控制男性性冲动,而延缓射精。还具有杀菌和消杀性病病菌的功效。并且该制剂质量稳定无刺激,无毒副作用,成本低,使用方便。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组分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g) (g) (g) (g) (g)淫羊藿 8 10 13 15 18蛇床子 13 15 20 24 28米壳 25 33 40 48 55木鳖子 6 8 10 12 15急性子 8 10 13 15 18川椒 13 16 20 24 28蟾皮 18 21 25 28 32皂角 8 11 15 18 22紫草 18 21 25 28 32
将上述精选组分中的木鳖子炮炙成淡黄色,蟾皮炮炭后和其它组分混配,置入组分重量一倍的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沸后。温火煎煮20-30分钟,自然降温放凉,为了充分提取组分中的药成分,如此煎煮三次,过滤去渣,取出药液,加入(0.1-0.3)g的食用防腐剂后消毒封装。也可在取出药液后再进行温火煎煮(50-70)分钟,使药液成稀稠的软膏状,同样加入(0.1-0.3)g的食用防腐剂后,消毒封装。
本技术方案依据祖国传统医学中药外用方法之一,药自毛孔而入其腠理,通贯经络、提而出之、功而散之之基理,使之增加皮下毛细血管血液循环量及改善局部组织营养状况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其方解如下:淫羊藿、急性子、木鳖子和米壳的配伍能补肾壮阳,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性兴奋,延长时间。蛇床子、川椒和蟾皮能使男性生殖器血液循环加快,从而提高兴奋性,并能产生一种欣快感,可提高性交质量。皂角与蛇床子配伍,对用药部位有消毒、杀菌的作用,紫草与其它组分配伍,可解除其毒性,确保制剂的安全有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生,未经李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3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