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合型硅系消泡剂的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96104563.9 | 申请日: | 1996-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26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1 |
发明(设计)人: | 钟利正;林和玫;陈文俊;胡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19/04 | 分类号: | B01D19/04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明娥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合 型硅系消泡剂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掺合型硅系消绝剂的组合物。
泡主要分为气泡、泡沫、分散气泡三种,为了消除泡对制备过程的妨碍,必须消泡。通常可用“破泡”(破坏已存在的泡)及“抑泡”(防止泡的形成)来达到这目的,因此消泡剂必须具备破泡及抑泡的功能,即能迅速破坏已存在的泡,且能维持一定时间不使泡再度形成。
破泡主要根据Ross理论:消泡剂对于起泡溶液必须具有“不溶性”,且容易分散于起泡液中。破泡的行为首先是消泡剂能侵入起泡介质,然后扩张,延伸,终至大泡变小泡,小泡变无泡,为了能迅速破泡,因此消泡剂中常添加疏水性粉末,主要的作用有二,一为利用疏水性粒子的低湿润性,当粒子与泡膜接触时,因接触角大而破坏泡膜;另一为利用表面疏水性,吸附表面活性剂,得到破泡效果。
好的消泡剂除了能快速破泡外,还在一定时间内能维持不起泡,即所谓抑泡性,主要原因是,好的消泡剂中,含有低表面张力的抑泡剂分子,当泡膜即将形成时,抑泡剂分子及起泡剂分子很快被泡的表面吸附,使泡膜上部区域表面张力产生相异性,而低表面张力部分受到高表面张力部分的拉引而延伸,泡膜不会稳定,无法形成气泡,进而达成抑泡的作用。
因此,消泡剂的必要特性为(1)不溶于起泡系统(2)对泡表面的扩散性良好(3)具有比起泡系统更低的表面张力。而具有上述特性的消泡剂大致可分成四大类,以硅氧烷(silicone)系统使用最广,因为只须添加少量即有效果,其他三大类为(1)低级醇系(2)有机极性化合物(3)矿物油系统。而硅氧烷系统又可分为(a)液态硅氧烷(silicone fluid)(b)液态硅氧烷表面活性剂(siliconefluid su-rfactant),(c)掺合型硅氧烷化合物(silicone compound)(d)自行乳化型硅氧烷。
一般使用于水性系统的硅系消泡剂为液态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其破泡速率慢,但抑泡效果好,适用于中低温(室温~50℃),而掺合型硅氧烷,其破泡速率快,抑泡效果也好,但仅适用于中低温(室温~50℃),自行乳化型硅氧烷,即所谓乙二醇改性液态硅氧烷,在浊点(cloud point)以下,溶于水中因此没有消泡功能,但高于浊点以上时,它会自行乳化,则有消泡功能,因此适用于高温型消泡剂。但若没有经掺合,则高温时破泡效果也不佳。上述三种硅系系统,在中高温度使用时,无法满足良好的消泡剂条件,即(1)破泡速率快(2)抑泡时间长,如使用于喷射溢流染色过程时,有硅氧烷析出,而造成染色不均,及染斑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硅系掺合型的消泡剂,其特征是:中高温度(60℃~90℃),在使用微量下即具有良好的破泡速率及一定长时效的抑泡能力,使用于喷射溢流机染过程中,有非常好的染色适性。对于各种色相的分散染料适性良好,而不会造成染色不均或染斑的缺点。
一般掺合型硅系消泡剂,已公开使用于高温消泡,但未公开可应用于喷射溢流机染色过程的:
如美国专利第3,076,768号(Hercules),其特征为使用有机溶剂为二氧化硅(silica)的扩散剂(spreading agent);美国专利第3,325,727号(Bayer),则利用具有高温安定分散的乳化剂,乳化硅氧烷而成;美国专利第3,304,266号(Dow Corning),其特征为使用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及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美国专利第3,455,839号(Dow Corning)则使用硅氧烷、三甲基硅氯化物与四氯化硅缩合的聚硅氧烷树脂,以及Aergel型二氧化硅所组成。
一般掺合型硅系消泡剂,已公开使用于高温并具有使用于喷射溢流机染色过程的,如美国专利第3,700,400号(Dow Cornning),其特征为利用聚硅氧烷与聚乙二醇“嵌段聚合物”为组合物的主成份;美国专利第3,746,653号(Dow Corning)则以二氧化硅表面处理以含有机烷基硅化合物(SiCH3)为组合物的新颖性。
美国专利第3,912,652号(Dow Corning)其特征为利用美国专利第3,455,839号三甲基氯化硅与四氯化硅缩合的聚硅烷树脂,再进一步与聚烯醇缩合,而构成的新颖性。美国专利第4,042,528号(Shin-Etsu)其特征为聚硅氧烷乙二醇型共聚物,聚乙二醇衍生物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组合物的特殊新颖性。其他相关硅氧烷与乙二醇改性型的专利,如:美国专利第2,834,748号,第2,846,458号,第3,168,543等及英国专利第802688号,第95404号,第101561号,主要提供的分子结构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45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