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翼形车身汽车无效
申请号: | 96104629.5 | 申请日: | 199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04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06 |
发明(设计)人: | 小堀信雄;有马治雄;深泽次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米卡瓦东海;昭和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33/00 | 分类号: | B62D3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翼形 车身 汽车 | ||
1.一种翼形车箱汽车,在它的箱式车箱的顶部中央有一根前后延伸的中梁,其两边左右对称地安装有一对可自由转动、由顶板及侧板组成,截面为倒L型的翼板,在箱式车箱的左右两侧的底板边框构件上通过连接构件分别安装有可自由立起和下垂的侧门的翼形车箱汽车中,于各翼板的顶板及侧板应连接的边缘部处设在顶板上的第一连接边框构件和设在侧板上的第二连接边框构件上下叠合,在第一连接边框构件内侧设置的凸缘与在第二连接边框构件内侧设置的凸缘用铆钉等结合装置结合,第一连接边框构件外侧壁上所设置的向下延伸的延长部分与第二连接边框构件的外侧下垂壁通过连接销相互连接,各翼板的顶板的内框构件和中梁均由挤压型材制造,在各内框构件的中梁一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向中梁方向突出前具有折叠状的配合部的第一顶部铰接构件,在中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其横断面近似倒L形且带有上端配合部的第二顶部铰接构件,各顶板的内框构件的第一顶部铰接构件的折叠状配合部与中梁的第二顶部铰接构件的上端配合部配合,各翼板可相对中梁自由转动约90°,在箱式车箱的左右两侧下端的底板边框构件上分别设置水平壁部,在各水平壁部与侧门的下壁之间有挤压型材制成的连接构件,在各侧门下壁的外侧缘部上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具有折叠状配合部的第一侧部铰接构件,在各车箱边框构件上设置有具有折叠状配合部的第二侧部铰接构件,在连接构件的上侧缘部设置有具有下向配合部的第三侧部铰接构件,在连接构件的下侧缘部设置有具有上向配合部的第四侧部铰接构件,各侧门的第一侧部铰接构件的折叠状配合部与连接构件的第三侧部铰接构件的下向配合部相配合,各车箱底板边框构件的第二侧部铰接构件的折叠状配合部与连接构件的第四侧部铰接构件的上向配合部相配合,而侧门通过连接构件安装于车箱底板边框构件之上并可自由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形车箱汽车,特征在于:在各翼板的侧板上设置的第二连接边框构件的内侧角隅部中设置有中空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形车箱汽车,特征在于:所述中梁系由中央有大的中空部、其左右两侧有小的中空部的中空挤压型材制成,在中梁的左右两侧壁部的上端交会部分及小的中空部的上侧分别设有台板,在左右两台板上分别设置了配备有可与第一顶部铰接构件的折叠状配合部相配合的上端配合部且横截面近似倒L形的第二顶部铰接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形车箱汽车特征在于,各侧门的下壁的外侧缘上向下方突出设置的第一侧部铰接构件具有前端以中心点A为中心的截面呈近似圆弧形的端面的折叠状配合部,在各车箱底板边框构件上设置的第二侧部铰接构件由在车箱底板边框构件的侧壁部高度中间处设置的水平壁、与此前端相连的上立壁部及与上立壁部的前端相连并具有前端以中心点B为中心且截面近似圆弧形的端面的折叠状配合部,在连接构件上侧缘部设置的第三铰接构件具有一外向开口部并在凹部的开口上侧缘部有一下向配合部,同时在凹部内形成一个在侧门转动时导引第一侧部铰接构件的前端部并且具有近似90°中心角且截面为圆弧形的导向面,在连接构件的下侧缘部设置的第四侧部铰接构件在具有外向开口凹部并且在凹部开口的下侧缘部具有上向配合部的同时,在凹部内还形成在连接构件转动时导引第二侧部铰接构件的前端部并且具有近似90°中心角且截面为圆弧形的导向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形车箱汽车,特征在于:连接构件可分成为多个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米卡瓦东海;昭和铝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米卡瓦东海;昭和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46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