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导同步常规心电图综合测量时域指标与修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4750.X | 申请日: | 199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41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铁英 |
主分类号: | A61B5/0452 | 分类号: | A61B5/04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2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常规 心电图 综合 测量 时域 指标 修正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学诊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到用同步采集的,时间轴放大的I、II、III或aVR、aVL、aVF导联心电图,从三个导联中找出P波、QRS综合波、T波最早出现点和最迟结束点,根据这些点测量出对医学科研和临床应用有价值的时间段指标;将这些指标通过实验的方法找出受心率(P-P)的影响规律,根据其规律用数学方法推导出修正公式,并对需要修正的指标进行修正,使修正的指标在一个相当宽的心率范围内既不受心率影响,也不受心脏在胸腔方位和呼吸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它们的医学诊断价值。
常规心电图一直是心脏仪器检查的首选方法,通常以观察波形形态学改变为诊断的主要依据,传统方法测得的时域指标因影响因素较多,致使特异性较差,用于诊断的效果不理想而较少采用。而当代心脏电生理学研究证实,心肌缺血或体液中电解质的比例失调等许多因素,都会使心肌的除极或复极时程发生改变,所以用科学的方法减少影响因素获得的心电图时域指标,用于心脏病的诊断是非常有益的。本发明正是根据心电向量经典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能反映心脏不同组成成分除极和复极时程的时域指标及修正值指标,这些指标在心脏电功能检查、心脏病的诊断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国内外有关常规心电图的著作和文献中,心电图时域指标测量方法仅限于对同一导联各波形间的测量。根据心电向量理论和投影原理可知,心电图各导联的波形均为三维心电向量环二次投影的表达。心电图中的P波、QRS综合波、T波,是心房除极综合向量、心室除极综合向量、心室复极综合向量在投影投轴上的投影。因此,同一心动周期不同导联心电图各波出现和结束的不一致、波幅的高低及形状的不同,与投影轴位置(导联)和个体的综合心电向量环特点相关。投影因素的影响根据投影原理可以得到解释,如与投影方向一致的直线得到的图形是一个点;与投影方向平行的平面内的曲线得到的图形是一直线。某些导联相对其它导联波形出现过晚或结束过早的原因是,该段波形的振动方向恰巧与投影方向平行,投影呈直线且与等电位线成为一条直线。个体的综合心电向量环的形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身体的姿势的不同、深呼吸等都会使向量环的形态发生较大的改变,反映在心电图上就是发生明显的波形形态的改变。不同个体因心脏组织结构的差异,体液中电解质比例不同,心肌的生理病理改变等,而使向量环各具特点。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单导联测量时域指标误差较大的重要原因。
影响心电图时域指标的重要因素是心率,心率也是时域指标,它的长短与在它之内的各时段的长短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有没有规律等问题,一直是医学界所关心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并不理想,如Q-T间期受心率影响,Q-T间期的延长提示心肌有缺血现象,虽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但一直未见到从根本消除心率影响的有关报道,在文献和专著中能见到的均为修正Q-T间期的经验公式,且从一本书中可见到几种不同的修正Q-T间期公式,如黄宛主编的《临床心电图学》第四版。Q-T间期以外时域指标受心率影响规律和修正方法尚未见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非介入性的心脏电功能检查,心脏病的诊断提供一套敏感、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指标,能早期发现同类方法不能或不易发现的心脏异常表现和发展趋势,并使其定量化,为心脏电功能检查和心脏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客观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铁英,未经刘铁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47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