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驱动动力传动装置的致冷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96105139.6 | 申请日: | 199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97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水腾健;小仓进一;道行隆;川村幸司;冈田昌彦;川口真広;奥野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4B27/10 | 分类号: | F04B2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驱动 动力 传动 装置 致冷 压缩机 | ||
1.一种致冷压缩机,包括:
驱动轴,由外部驱动动力带动旋转,外部驱动动力由外部动力源提供;
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机构,其作用是随着上述驱动轴的旋转不断压缩致冷气体;
驱动动力传动装置,包含安装在上述驱动轴上的皮带轮装置,用于接受由上述外部驱动源提供的驱动动力并带动上述驱动轴旋转,
其中,上述驱动动力传动装置包括:
固定在上述驱动轴前端上的动力传动装置,驱动轴从上述压缩机的上述壳体中向外延伸;
可产生弹性变形的橡胶缓冲装置,它放置在上述皮带轮装置和上述驱动动力传动装置之间;以及
牙嵌式啮合装置,用于在上述橡胶缓冲装置与上述皮带轮装置和上述动力传动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实现牙嵌式啮合,当一预定负载作用于致冷压缩机时,皮带轮装置与动力传动装置脱开,从而使所述牙嵌式啮合装置不工作。
2.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致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上述驱动轴上的上述皮带轮装置和固定在上述驱动轴上的上述动力传动装置设有径向相对的内、外柱面,每个柱面均包含多个凹槽,这些凹槽用于容纳上述橡胶缓冲装置从而构成在上述皮带轮和橡胶缓冲装置之间以及在上述橡胶缓冲装置与上述动力传动装置之间实现牙嵌式啮合的上述装置。
3.按照权利要求2的一种致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橡胶缓冲装置包括环形分布的橡胶部件,上面有多个可自由嵌入上述皮带轮装置和上述动力传动装置上的上述每个凹槽中的径向凸起部分。
4.按照权利要求2的一种致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橡胶缓冲装置包括多个可自由嵌入上述皮带轮装置和上述动力传动装置上的上述多个凹槽中的单一柱面橡胶部件。
5.按照权利要求2的一种致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皮带轮装置上的上述凹槽沿着上述皮带轮装置的圆周方向重复设置,并且两个上述相邻凹槽间相隔一规定间距;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动力传动装置上的上述凹槽同样沿着上述动力传动装置的圆周方向重复设置,并且上述两个相邻凹槽间相隔一规定间距。
6.按照权利要求5的一种致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皮带轮装置上的上述凹形槽与上述动力传动装置上的上述凹形槽沿周向交错相对。
7.按照权利要求5的一种致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橡胶缓冲装置包括一普通环形橡胶部件,该部件有径向内外波状圆周面,圆周面上有沿圆周方向重复设置的凸起部分,并且两个上述相邻凸起部分之间相隔一规定间距;上述环形橡胶缓冲部件上的上述凸起部分与上述皮带轮装置和上述动力传动装置上的上述凹形槽保持牙嵌式啮合。
8.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致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致冷压缩机包括一种无离合器式致冷压缩机,其中上述驱动轴始终与上述外部驱动动力源保持活动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致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致冷压缩机包括一种内含电磁离合器装置的致冷压缩机,电磁离合器装置有一个静离合片和一个动离合片,上述电磁离合器的上述动离合片和上述动力传动装置具有内含凹槽的相对部分,利用上述橡胶缓冲装置为上述电磁离合器装置的上述动离合片与上述动力传动装置相对的部分提供牙嵌式啮合。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致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橡胶缓冲装置包括一具有多个凸起部分的普通环形橡胶部件,两个上述相邻凸起部分间相隔一规定的周向间距,上述橡胶缓冲装置的上述各个凸起部分与上述皮带轮装置上述动力传动装置牙嵌式啮合,并且在上述各个凸起部分上开有通孔。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一种致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橡胶缓冲装置的上述凸起部分上的上述通孔均处于上述凸起部分的中心位置。
12.按照权利要求10的一种致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橡胶缓冲装置的上述凸起部分上的上述通孔均偏离上述橡胶缓冲装置的上述凸起部分的中心位置,偏离方向与上述皮带轮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
13.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致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橡胶缓冲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多个凸起部分的普通环形橡胶部件,两个上述相邻凸起部分之间相隔一规定的周向间距,每个凸起部分均开有一切口,切口位置偏离每个凸起部分的中心,偏离方向与皮带轮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51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