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减少通信过程中数据通信装置处理量的红外空间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6106179.0 | 申请日: | 199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0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岩田慎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0/10 | 分类号: | H04B10/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忠忠,邹光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通信 过程 数据通信 装置 处理 红外 空间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红外空间通信系统,尤其是涉及利用红外线在例如计算机的数据通信装置之间进行空间通信的红外空间通信系统。
如下文会描述的,传统的红外空间通信系统采用信号交换方法,以致能以高可靠性在数据通信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然而,当一个数据通信装置从另一个数据通信装置收到载有发射数据的红外线以产生作为接收数据的发射数据时,上述一个数据传输装置应将接收数据或从接收数据中测出的误差信息发射回另一个通信装置。
这就导致在通信过程中上述一个数据通信装置的处理量增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空间通信系统,这种红外空间通信系统不用将来自一个通信装置的接收数据及其误差信息发射回另一个数据通信装置而能以更高可靠性进行空间通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型式的红外空间通信系统,这种红外空间通信系统能在通信过程中减少上述一个数据通信装置的处理量。
随着描述的进行,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会变得更清楚。
在描述本发明的要点时,就能理解红外空间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数据通信装置,利用红外线在第一和第二数据通信装置之间进行空间通信。
根据本发明,在上述红外空间通信系统中,第一数据通信装置包括:用以响应原通信数据发射载有作为发射数据的原通信数据的发射器(13和14)。第二数据通信装置包括:用以接收载有发射数据的红外线,产生作为主接收数据的发射数据的接收器(25、26);以及用以反射载有发射数据的红外线、作为反射红外线的反射器(28)。第一数据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以接收反射红外线,以产生由反射红外线所载有的发射数据作为副接收数据的另一个接收器(15、16);以及用以在副接收数据与原通信数据不一致时,控制发射器使之再发射载有原通信数据的红外线的控制器(11、12)。
图1是传统的红外空间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红外空间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红外空间通信系统中所用的原通信数据的帧的结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2中所示的红外空间通信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红外空间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参阅图1,为了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现在先描述传统的红外空间通信系统。这种红外空间通信系统基本上等效于本说明书开头简述的那种红外空间通信系统。红外空间通信系统利用红外线在数据通信装置5和6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当从数据通信装置5向数据通信装置6进行数据通信时,数据通信装置5的发光元件54发射红外线。数据通信装置6的光电探测器元件65接收红外线。
数据通信装置5和6分别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51和61、串行—并行数据转换器(下文简称为数据转换器)52和62、发射部分53和63、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54和65、光电探测器元件(例如光电二极管)55和65,接收部分56和66、以及存储器57和67。
当数据通信装置5进行发射时,CPU51从存储器57中读出原通信数据。这样读出的原通信数据是并行数据。数据转换器52将原通信数据的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
响应原通信数据的串行数据,发射部分53切换发光二极管54,对发射红外线的发光元件54进行通—断控制。用这种方式使发光元件54发射载有作为发射数据的原通信数据的红外线,从而向数据通信装置6进行原通信数据的串行发射。
因此,发射部分53和发光元件54组合起来可以作为发射器工作,响应原通信数据,发射器发射载有作为发射数据的原通信数据的红外线。
当数据通信装置6进行接收时,光电探测器元件65从数据通信装置5的发光元件54接收红外线。接收部分66于是将光电探测器元件65的输出信号转换成发射数据(串行数据),后者传送到数据转换器62,作为主接收数据。
因此,光电探测器元件65和接收部分66组合起来可以作为接收器工作,接收器接收载有发射数据的红外线,产生作为主接收数据的发射数据。
数据转换器62将主接收数据的串行数据转换成主接收数据的并行数据。CPU61接收主接收数据的并行数据,将其存入存储器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6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