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盆腔炎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96106260.6 | 申请日: | 199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68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26 |
发明(设计)人: | 贾俊英;王素政;宋淑文;郑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俊英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仲辰 |
地址: | 0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盆腔炎 药物 | ||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物制剂,是一种治疗盆腔炎的药物。
盆腔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疾病,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是盆腔炎的主要致病菌,其病原体多为淋球菌、结核杆菌。另外某些寄生虫如丝虫、血吸虫或腮腺炎病毒亦可引发盆腔生殖器官疾患。盆腔炎的病因主要由性生活、创伤,对盆腔生殖器官(包括子宫体、输卵管、卵巢及其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进行手术后的感染诱发。其常用的治疗药物西药为妥布霉素等,中药有陈皮、木香、双花等,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损害神经系统、肾脏和兴奋心脏升高血压等付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盆腔炎的药物。该药物以香附、芍药、桂枝、败酱草、紫花地丁、鸭跖草中的至少两种为主添加适量的蒲公英、当归、甘草等中草药配制成煎煮汤剂,以其煎煮后的药液做为治疗用药物,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低位灌肠,可保留吸收药性治疗各种不同症状的急、慢性盆腔炎,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各味中草药配伍分别为: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药物由香附、芍药、桂枝、败酱草、紫花地丁、鸭跖草中的至少两种为主添加适量的蒲公英、当归、甘草各中草药制成煎煮汤剂,其特征在于:
A、取败酱草、紫花地丁、蒲公英、红藤、鸭跖草各中草药配制成剂方,各中草药的相对重量比为1∶1;
B、取当归8-12克、芍药8-12克、川芎8-12克、香附10-14克、桂枝5-7克、皂刺8-12克、元胡8-12克、紫花地丁25-30克、甘草5-7克,各中草药配制成剂方;
C、取当归8-12克、赤芍8-12克、丹参15-30克、香附8-12克、川楝子8-12克、三棱8-12克、莪术8-12克、土园8-12克、皂刺10-14克、元胡8-12克、小茴香5-7克、双花12-18克、紫花地丁25-35克、甘草4-8克各中草药配制成一剂方;
针对盆腔炎患者病症选择三种剂方中的一种,煎煮时所添加水量为2000-3000毫升,煎煮至100-150ml的药液灌装入150-200ml的瓶体内即为治疗盆腔炎的药物。
其中A种剂方各味药物的用量分别为:
A剂方各中草药的用量均为25-35克。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药物由香附、芍药、桂枝、败酱草、地丁、鸭跖草中的至少两种为主添加蒲公英、当归、甘草、各适量的中草药制成煎煮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用A、B、C三种剂方制成的药液分别用于治疗急性、慢性、炎性包块型盆腔炎。
三种剂方的适应症分别为: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1、治疗急性盆腔炎的药物配制及用法、用量为:
败酱草30克、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红藤30克、鸭跖草30克。煎制方法及药液量如前述。
患者每晚、排便后,将药瓶中药液100ml用一次输液器低位从肛门灌入肠内,保留两小时。在灌肠过程中对药液加热至人体能耐受的温度。
2、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配制及用法、用量。
当归10克、芍药10克、川芎10克、香附12克、桂枝6克、皂刺10克、元胡10克、地丁30克、甘草6克。煎煮后药液量如前述。
治疗方法同上述。
3、治疗炎性包块型或有破瘀症患者的药物配制及用法、用量:
当归10克、赤芍10克、丹参20克、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土园10克、皂刺12克、元胡10克、小茴香6克、双花15克、紫花地丁30克、甘草6克。煎煮后药液量如前述。
治疗方法与治疗急慢性患者相同。
以上用于急、慢性和有炎性包块、破瘀症盆腔炎患者的本发明药物对不同症状、年龄和体质的病人疗程不同,疗程最短者仅需7-10天,最长为20-30天。
本发明所取得的显著技术进步和具有的实质特点是:
本发明中的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鸭跖草均为清热解毒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糖菌、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皮肤真菌痢疾杆菌等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蒲公英的煎煮剂可显著提高人体内外周血淋巴细胞母细胞转化率,有激发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针对临床实践表明的盆腔炎症病患者疗效的统计规律,在配制药物时用较大量的上述各味中草药为主,以灭菌消炎,消除痈肿疮毒和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所添加的中草药红藤可增强该剂方的抑菌功效,以利于缩短患者的疗程和增强其疗效。
另外在其他两付剂方中均含有香附、当归、紫花地丁药物,其中的紫花地丁的用量为最大,其目的主要是发挥其抑制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糖菌、肺炎球菌、皮肤真菌的功效,再辅之以香附的強心、降压和抗炎解毒以及当归的消肿止痛和排脓生肌药效,亦可以对慢性或有炎性包块患者做针对性治疗。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可充分使药性被人体吸收。故本发明具有药物选用配伍得当,适用范围宽和配制方便,疗效显著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俊英,未经贾俊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6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