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产二氯乙酸甲酯和巯基乙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6300.9 | 申请日: | 1996-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8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祥;薛建伟;吕志平;秦梦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23/52 | 分类号: | C07C323/52;C07C319/02;C07C69/63;C07C67/08 |
代理公司: | 太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庞建英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产 乙酸 巯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两种有机化工原料的合成及生产方法,具体讲就是二氯乙酸甲酯和巯基乙酸联产的方法,属于卤代酸分离及有机化学品制备技术领域。
二氯乙酸甲酯和巯基乙酸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医药、农药、日用化工及精细石油化工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氯乙酸母液是氯乙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液,其中含有40~45%的一氯乙酸、30~35%的二氯乙酸以及15~25%的低沸物及杂质,酯化后的混酯,由于一氯乙酸甲酯与二氯乙酸甲酯的物化性质比较接近,采用一般的分离方法难以将其有效地分离,工业上一般采用精馏的方法将其分离,但对精馏塔的要求较高。
本发明是采用化学法将二氯乙酸甲酯从母液混酯中分离出来,并把母液混酯中的一氯乙酸甲酯转化成巯基乙酸,这一工艺不仅工业化生产成本低,工艺操作简单,且同时可以得到两种有用的化工产品,而且变废为宝,减少了污染。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如下:
将氯乙酸母液蒸馏除去低沸物,然后在80~85℃下通入水蒸汽水解,除去三氯乙酸,并回收氯仿,水解后的母液在70~75℃下用甲醇酯化,并蒸出混酯,除去杂质,混酯分去水相,然后加入20~2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其硫代硫酸钠与混酯中一氯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0.9~1.2∶1,在搅拌下升温到40~100℃反应数小时,最好在50~70℃下反应,直到一氯乙酸甲酯反应完全,然后冷却至室温,在酯水分离器中二氯乙酸甲酯相与水相分层后分出水相,并干燥,得纯度≥99%的二氯乙酸甲酯,从而实现了酯水分离,收率大于90%;分出的水相加入相当于水相体积1/4~1/3体积的浓盐酸加热回流数小时,直到水解完全,然后在反应温度为60~95℃下加入适量的锌粉进行还原,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以下,用乙酸乙酯或乙醚等萃取2~3次,萃取液经常压蒸出萃取剂,再减压蒸出巯基乙酸,相对于母液中一氯乙酸收率≥90%。
本发明与以往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巧妙地利用一氯乙酸甲酯与二氯乙酸甲酯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采用简单的酯水分离方法分出二氯乙酸甲酯,并将一氯乙酸甲酯转化成有用的巯基乙酸;(2)原料价廉易得,产品成本低,经济效益高;(3)工艺路线短,设备简单,投资少;(4)变废为宝,减少了污染。
实施例1:在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混酯100g(含一氯乙酸甲酯30.23%,二氯乙酸甲酯69.23%,三氯乙酸甲酯0.25%,乙酸乙酯0.19%),再加入水178ml,五水硫代硫酸钠69.2g,在搅拌下升温到50℃,反应4小时,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分去水相,得65g二氯乙酸甲酯(含二氯乙酸甲酯99.38%,一氯乙酸甲酯0.22%,三氯乙酸甲酯0.24%,乙酸甲酯0.15%),收率93.3%,水相加入60ml浓盐酸,回流3.5小时,然后在60℃下加入8g锌粉还原;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室温,每次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萃取3次,萃取液蒸除萃取剂,再减压蒸出巯基乙酸,得巯基乙酸23.5g,收率为91.6%。
实施例2:在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上述混酯100g,再加入水180ml,五水硫代硫酸钠72.7g,在搅拌下升温到70℃,反应3.5小时,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分去水相,得63.9g二氯乙酸甲酯(含二氯乙酸甲酯99.23%,一氯乙酸甲酯0.37%,三氯乙酸甲酯0.27%,乙酸甲酯0.13%),收率92.3%,水相加入60ml浓盐酸,回流3.5小时,然后在60℃下加入8g锌粉还原,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室温,每次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萃取3次,萃取液蒸除萃取剂,再减压蒸出巯基乙酸,得巯基乙酸23.8g,收率为9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工业大学,未经太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6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氢氧化物电解沉淀分离方法
- 下一篇:集成电路的布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