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程软化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106760.8 | 申请日: | 1996-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9962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正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程 软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良好地将除垢及水垢后处理结合一体,使水质在除垢过程中得以软化的过程软化水装置。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水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而且给整个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一般的水源如果不是遭受极严重的破坏,如遭受到化学品排放的污染,使其中含有可使人致死的成份,如铅、汞、砷等有毒元素,就是所谓正常的非污染水源,也或多或少地含有杂质成份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我们经常谈到水的硬度问题,这是由于水中溶解的钙、镁的可溶性碳酸氢钠盐造成的,如果水的硬度过大,人食用后会使镁、钙过多地沉积于体内造成尿结实;而且有许多先进的家庭或工业用电子产品,如加湿器或高级的电烫斗,许多用户均因水中存在过移的钙、镁而无法良好地使用这些设备。就目前的水软化来说,有使用药品来处理的,而这相应地又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因而从根本上说水软化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善的解决;同时,对于处理水置容器的积垢问题,现在也是只有将除去的水垢又重新飘浮在水中,即不能将除垢和净化水同时完成。
因而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水质硬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还没有一套合理的装置能将除垢和水中钙、镁彻底结晶出来结合起来,以使垢晶不浮在水中,造成水中硬度大,再次沉积又结垢,即还没有一种合理的装置将除垢过程置于水循环中,实现过程中水得以软化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基于现在的水处理装置存在的上述陷缺,提供一种过程软化水装置,该装置通过内部设置的过滤软化系统和高频电流发射装置,以及循环系统中的加热源,使除垢和水净化一次完成,即能够达到容器完全除垢的目的,同时将水质软化。
本发明所提供的过程软化水装置,包括水循环管道系统和水过滤软化系统,其中水循环系统与水过滤软化系统的两侧端出水、入水口相连通,在水循环系统中,连设一加热源,对循环水予以加热,使水产生水垢结晶体:水过滤软化系统中,除其两侧壁设置水循环入口和出口外,沿其内侧设置有带有过滤层的过滤软化系统,以实现水的过滤软化,在系统中设置有高频电流发射装置,该装置主机固定在系统顶端,外连通电源,底部的排渣口排出结晶成分。
所述的高频电流发射装置的主机内高频产生电路的正极接高频输出装置,负极接主机壳体,输出装置为外层经过绝缘处理的金属芯杆。
所述的高频电流发射装置的输出装置包括缠绕电线的绝缘材质的内套管,绝缘材质的一外套管紧贴套设在其外侧,电线接高频输出正极。
因此,本发明的过程软化水装置,包括水循环管道系统和水过滤软化系统,其中水循环系统与水过滤软化系统的两侧端出水、入水口相连通,实现水的循环,在水循环系统中,连设一加热源,对循环水予以加热,使水产生水垢结晶体;水过滤软化系统中,除其两侧壁设置水循环入口和出口外,沿其内侧设置有带有过滤软化层的过滤软化系统,以实现水的过滤软化,在系统中设置有高频电流发射装置,该装置可固定在系统顶端,外连通电源,高频电流可使水的成垢离子结成细小的晶体,不产生大的垢体,小晶体随水流动,而由过滤软化系统滤出,并从底部的排渣口排出结晶成分。
本发明所提出的过程软化水装置的思想为:一般除垢都是一种十分机械的,表面上除垢而实质上并不完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被清除的容器壁上的水垢只是从容器壁上转移到水中,在水中这些垢晶常常会重新沉积在器壁上而再次形成水垢,即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的、不完全的除垢,且其中的水也无法利用。而本发明中,则引入一个动态平衡的理论思想在水垢不断得以从容器壁上清除下来的时候,使在水中的这些垢晶不断被过程软化器滤除,而不是浮于水中,即在除垢过程中析出的晶体也在被不断地滤清,在除垢过程中水得以软化,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多次循环以后,补充水不断补充新的成垢离子含量,与每次循环所滤除垢晶体产生一个平衡点,于是水得以软化,且除垢过程也极为完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软化水装置实施例1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软化水装置实施例2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
电源1、法兰盘2、外壳3、卡接端4、入口5、出口6、滤网7、支架8、排除口9、塑料套管10、金属导线11、绝缘内壳12、金属芯杆13。
参见图3,本发明的过程软化水装置,包括水循环管道系统和水过滤软化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正,未经郑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67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