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暖袋无效
申请号: | 96106772.1 | 申请日: | 199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4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民 |
主分类号: | B65D85/00 | 分类号: | B65D85/00;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忠仁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暖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的加热器具。
目前,暖手、暖脚、暖身体用的暖袋,其内袋包装材料均为在各种基材上(包括纸纤维基材,丙纶无纺布、尼龙无纺布、聚酯无纺布、植物纤维纺织布及化纤织物)复合聚乙烯薄膜(复合方法有流涎复合及干湿法复合)制成,这种包装材料不能直接用于暖袋产品,需经刺孔加工。而机械加工难于保证刺孔的孔径大小及数量的一致,因而难以获得透气量完全相同的内袋材料。使得暖袋产品发热的热量及持续时间无法完全一致。
另外因刺孔加工孔径较大,暖袋发热时,由于分子的热运动,水分子蒸发而从孔中迅速流失,使得反应物中的铁粉不能完全反应。为解决这一问题,延长发热时间,人们一直采用加大暖袋反应物料的重量或增大反应物料的湿度的办法,这不仅浪费了材料,并且还带来了反应初期温度上升较慢,反应中期温度过高等弊端。又因机械刺孔内袋孔径大于0.2mm,当暖袋发热反应结束时(物料中铁粉小于100目的占10-20%,活性炭均小于100目占物料的3-4%及反应后的氧化铁粉)反应物已经干燥,且粒度小,易从所刺的孔中渗出而污染衣物及身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内袋孔径小、分布均匀、使用时间长、温度均匀,不污染衣物和身体的暖袋。
本发明暖袋,包括反应物料和包装反应物料的内袋,所述内袋由基材和透气薄膜组成,其中所述透气薄膜为复合在所述基材上的微孔透气膜。
本发明暖袋,其中所述微孔透气膜为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膜。
本发明暖袋,其中所述基材为纸、丙纶无纺布、尼龙无纺布、聚酯无纺布、植物纤维纺织布或化纤织物。
本发明暖袋内袋具有孔分布均匀、孔径小透气性能好的优点,使暖袋产品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于孔径小使暖袋在氧化发热时水分子不因蒸发直接流出内袋包装,而在内部循环,铁粉得以充分完全反应,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延长发热的时间,因而可以相对减少反应物料的单袋重量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同时在物料的配比中,可以减少水的用量,降低湿度,使暖袋在初始反应时,热量上升较快,而提高了暖袋的升温速度。另外均布的微孔,因其透氧均匀可使暖袋在反应时的温度不致于过高而烫伤皮肤,反应结束后因微孔孔径小于物料粉尘的粒度,因而不会有粉尘渗漏到包装外部而污染衣物及身体。
本发明暖袋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描述的实施例即可清楚明了,其中:
图1是本发明暖袋使用的微孔透气膜的扫描显微镜照片图;
图2和图3是已知暖袋内袋机械刺孔孔的分布图;
图4是已知暖袋物料反应时水蒸汽的循环图;
图5是本发明暖袋物料反应时水蒸汽的内循环图;
图6是已知暖袋使用时温度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暖袋使用时温度曲线图。
参照图1。本发明是将图1所示的微孔透气膜应用于暖袋产品替换内袋复合的聚乙烯薄膜,这种膜的生产工艺类似于国内专利CN1017682B的加工工艺,即成型时采用在高分子树脂中按比例加入成核剂的办法,通过单向或双向拉伸使薄膜发生晶型转变导致出现微界面或缝隙形成大量的微孔特征的薄膜后,再流涎或经干湿复合的方法,复合在基材上使暖袋内袋材料无需再经过机械刺孔就可以得到气体、液体渗透通过的目的。这种膜具有高的孔隙率(30-60%),孔径小(小于1微米),气体透过性强(50-200毫升/平方米.秒.大气压),孔分布均匀和优良的力学性能。
图2、图3分别表知已知的采用机械刺孔加工制出的暖袋内袋。图2为均布刺孔,数字1表示刺孔,2表示缝合线。图3为带状刺孔,以3表示。这种暖袋内袋的孔较大,一般大于0.2mm,并且孔的分布不均匀,数量不等。这种暖袋如前所述质量较差。
图4是已知暖袋物料反应时水蒸汽的循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部分水蒸汽没有经过循环就直接通过薄膜上的孔排出到包装袋之外,因而使部分物料失去了反应介质而无法进行发热反应,减少了暖袋的使用时间。
参照图5。图5表示本发明暖袋物料反应时水蒸汽的内循环图。图中数字4表示反应物料,5为包装反应物料4的内袋。内袋由基材6和微孔透气膜7组成。基材3可以是纸、丙纶无纺布、尼龙无纺布、聚酯无纺布、植物纤维纺织布或化纤织物。微孔透气膜的材料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物料进行发热反应时,水蒸汽多数在内部循环。只有少部分渗漏到包装袋之外。因而物料反应较完全,暖袋发热时间长。
采用原有经刺孔加工的内袋材料制成的尺寸为130mm×95mm的暖袋,反应物料净重60克,在专用测温箱内测试后其各项指标分别为:(环境温度25℃)
升温达到40℃时所需时间为9分2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民,未经王玉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6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敷治疗结石症的中药药剂
- 下一篇:石墨、碳化硅转子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