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辣椒、西瓜种子包衣剂无效
申请号: | 96107001.3 | 申请日: | 1996-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4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寿明;谢丙炎;周程爱;肖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6 | 分类号: | A01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2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辣椒 西瓜 种子 包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辣椒、西瓜等蔬菜种子作包衣消毒处理的药剂配方。
农作物种传病虫害种类繁多,特别是辣椒、西瓜等蔬菜的种传病害在其病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内研究表明,约有10余种辣椒病害可通过种子携带或传播。对于种传病害的防治,采用种衣剂处理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对辣椒、西瓜等蔬菜种子消毒效果好,且能促进种子发芽,提高种子活力,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蔬菜种子包衣剂。
本发明所指的蔬菜种子包衣剂,是由A、B、C三类物质组成,A类为成膜物质、B类为杀菌药剂、C类为微量元素。成膜物质为聚丙烯酸钠加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淀粉纳;杀菌药剂含杀真菌剂福美双、甲霜灵、敌克松、拌种双、多菌灵、托布津中的1-2种和杀细菌剂农链霉素;微量元素为锌、硼,也可含钾,锌为硫酸锌(ZnSO4·H2O),硼为硼砂;也可以含有警戒色素如胭脂红,大红粉等。
该蔬菜种子包衣剂各成分的重量比为:成膜物质90-110,杀菌药剂8-10;微量元素8-10。即A∶B∶C=90-110∶8-10∶8-10。成膜物质中聚丙烯酸钠与海藻酸钠或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淀粉钠的比例为1∶0.5-1,杀菌药剂中,杀真菌剂与杀细菌剂比例为3-4∶1。
本发明所指蔬菜种子包衣剂既含有内吸性很强的杀菌剂(可杀真菌、细菌),又含有种子萌发所需的微量元素,通过成膜物质吸附固着在种子表面,在种子播种后再慢慢释放,起到杀菌防病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
实施例1:取福美双3KG,甲霜灵2.5KG,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5KG,聚丙烯酸钠40KG,海藻酸钠30KG,锌、硼微肥(ZnSO4·H2O 3.5KG,硼砂3.5KG)7KG。将上述物质充分搅拌均匀,即得到本发明所指的蔬菜种子包衣剂。在生产上使用时,稀释80-90倍。
实施例2:取福美双3KG,甲霜灵2.5KG,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5KG,淀粉钠40KG,羧甲基纤维素钠30KG,锌、硼微肥(ZnSO4·H2O3.5KG,硼砂3.5KG)7KG。将上述物质充分搅拌均匀,即得到本发明所指的蔬菜种子包衣剂。在生产上使用时,稀释80-90倍。
经过种子包衣剂处理的辣椒及西瓜种子,能显著减轻苗期及大田病害。通过试验表明:经种子包衣剂处理的辣椒种子苗期病害(立枯病、猝倒病、疫病、灰霉病等)发病率为12.5-15.8%,而对照的发病率则为47.5-62.3%;经种子包衣剂处理的辣椒成株期病害(疮痂病及炭疽病)的初发病率为10-15%,对照则在95%以上。同时,通过种子包衣剂处理的蔬菜种子能明显提高发芽率。试验表明:辣椒种子经种子包衣剂处理后第4天的发芽率为92%以上,而对照仅为45%左右。对照需到第7天才能达到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园艺研究所,未经湖南省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7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