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107139.7 申请日: 1996-06-27
公开(公告)号: CN1082719C 公开(公告)日: 2002-04-10
发明(设计)人: 长野能久;藤井英治;那须徹;松田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L21/00 分类号: H01L21/00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赵国华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半导体器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该半导体器件内含以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或强电介质作为电容绝缘膜的电容元件。

近年微型计算机等信息处理高速化和电器低耗电趋势推进过程中,民用电器功能进一步提高,所用半导体器件也迅速促进了其半导体元件的布线图版的细微化。随之造成电磁波噪声的电器所产生的额外辐射成大问题,作为减少这种额外辐射的措施,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当中内含以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以下简称高电介质)作为电容绝缘膜的大容量电容元件的技术受到关注。而且,随着动态RAM的高集成化,以高电介质替代现有硅氧化物或氮化物用作电容绝缘膜的技术正得到广泛研究。而且,以低工作电压、可高速写入读出的非易失RAM实用化为目的,盛行具有自发极化特性的强电介质膜的研究开发。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现有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图3(a)-(f)是示意现有半导体器件制造工序的半导体器件剖面图,1是在形成有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支持基板表面上所覆盖的层间绝缘膜,2是电容元件用的下电极,3是高电介质或强电介质(以下统称为电介质)所制成的电容绝缘膜,4是电容元件用的上电极,5是电容元件用的保护绝缘膜,6是金属布线。

先如图3(a)所示,在形成有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支持基板表面所覆盖的层间绝缘膜1上形成电容元件用下电极2,接下来如图3(b)所示,在电容元件用下电极2的上面沉积构成电容绝缘膜3的电介质膜,然后如图3(c)所示,在含氧的气氛中烧结,使得电介质结晶。这时晶粒大小是直径约100nm。接着如图3(d)所示,在结晶的电容绝缘膜3上形成电容元件用上电极4。接下来如图3(e)所示用相同掩模对电容元件用上电极4和电容绝缘膜3有选择地蚀刻,再对电容元件用下电极有选择地蚀刻。接着如图3(f)所示整体形成电容元件用保护绝缘膜5,然后在电容元件用绝缘保护膜5上分别设置到达电容元件用下电极2的开口部和到达电容元件用上电极4的开口部,在该开口部分别配置金属布线6来形成电容元件。

但上述现有制造方法中,对于高电介质来说要得到足够高的介电常数,或对于强电介质来说要确保足够的自发极化量,电容绝缘膜3需要形成最低得有约100nm粒径的晶粒,就平均厚度约200nm大小的电容绝缘膜3而言,强电介质膜的晶粒大小与电容绝缘膜所需的厚度相比较,显得过大。因此,强电介质膜表面凹凸较大,用这种强电介质膜制作电容元件时,存在绝缘耐压较低,或是介电常数或自发极化量等电气特性产生较大误差,或是形成于电容绝缘膜3上的布线产生断线这种问题,进而有内含这类电容元件的半导体器件可靠性变低等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电容绝缘膜平整来获得内含优异电气特性的电容元件的半导体器件,并且可以防止电容元件金属布线断线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本发明方法是在形成第一电介质膜后,在第一电介质膜上面沉积厚度超过该第一电介质膜表面凸部与凹部落差的第二电介质,接着在该第二电介质膜上面使薄膜表面保持平整来沉积与第二电介质膜蚀刻速度同等蚀刻速度的薄膜,通过同时蚀刻除去该薄膜的全部和第二电介质膜的部分,形成具有平滑表面的第二电介质膜的电容绝缘膜。

再者,第一电介质膜或第二电介质膜或薄膜,采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或强电介质,而且蚀刻工序采用靠卤素气体进行的干蚀刻法或酸性溶液进行的湿蚀刻法。

按照本发明,在第二电介质膜上面形成具有与第二电介质膜蚀刻速度相同蚀刻速度的薄膜,再将该薄膜的全部与第二电介质的部分同时蚀刻除去,因而可以使第一电介质膜和第二电介质膜构成的电容绝缘膜表面平整。可以通过此方法提高电容元件的绝缘耐压,还可以抑制介电常数、自发极化量等电气特性误差。此外,可以防止电容元件上布线断线,因而可以制造具有高可靠性的半导体器件。

图1(a)-(f)是示意本发明一实施例制造方法的半导体器件剖面图。

图2是将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例半导体器件电气特性对比的特性图。

图3(a)-(f)是示意现有制造方法的半导体器件剖面图。

参照图1、图2,并且与图3所示现有半导体器件相同部分用相同标号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

图1(a)-(d)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的后级工序的半导体器件剖面图,在形成有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支持基板表面所覆盖的层间绝缘膜1上面形成电容元件用下电极2、第一电介质膜7以前工序与图3(a)所示的现有工序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7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