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砂型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7497.3 | 申请日: | 1996-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4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1 |
发明(设计)人: | 重男小田;良治金山;邦保森;和男杉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C15/02 | 分类号: | B22C1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永红 |
地址: | 日本名***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砂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通过压实型砂制造砂型的装置及方法,型砂放在砂箱及带有母模的模板限定的砂型空间中。
在普通的压实型砂制造砂型的方法中,在靠近砂箱的下部内表面处,特别是砂箱的角落,以及靠近母模的内外表面,特别在母模的凸脊之间的凹部或凹槽处型砂不能很好地压实。
这种不良的压实是由于当型砂放入砂型空间中,在靠近砂箱内壁处型砂不致密或不紧实,以及由于压型砂的力不能很好地传到靠近母模的内、外表面及砂箱内表面的型砂部分,因为在这些表面与型砂之间有摩擦力。一个具有不致密或不紧实部分的砂型,特别在浇了熔融金属后会发生变形。因此不能制造出具有尺寸精确的优良铸件。在现有技术中,已用许多方法来充分地紧实型砂,例如用振捣机打击型砂使其预紧实。在另一方法中,用压缩空气通入型砂中去预紧实型砂。在又一种方法中,由其底部周边带向下突起的元件的压板对靠近砂箱内表面部分的型砂预紧实。
但是,振捣机预压实对砂型及砂箱有冲击及振动,且会产生噪音。因此,砂型及砂箱必须能承受这种冲击及振动,使用具有多段挤压腿的装置要求有与多段挤压腿同样数目的动力缸。另外,各段挤压腿其范围及尺寸是有限的,因为其机构结构的限制。因为压缩空气的高压,用吹压缩空气预压实要求耐用的气动设备及耐用的密封机构。另外气动设备也较笨重。使用其底部周边设有向下突起的元件的压板不能对设有这些元件处以外的任意部位的型砂压实。
日本专利B(公告)63-21577公开了一种预紧实砂型的型砂的装置,它设有多个动力缸,带有向下可插入型砂中的活塞杆。该装置也有一挤压板,在活塞杆从型砂中抽出后对全部型砂加压。该装置也要求有多个动力缸,其数目和多段挤压腿的数目一样,因此也很笨重。
日本专利A(公开)4-28453公开了一种紧实型砂的方法,其中在一程序中预先选定型砂的多个点,这些点首先用移动到选定点的单根压棒依次加压,随后用挤压件对全部型砂加压。但是,实施该方法的装置是复杂的,且这个方法要费很多时间来预紧实型砂。
本发明考虑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砂型的装置及方法,其中由上述普通方法不能很好紧实的部位的各处型砂都能很好地紧实。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砂型的装置,它包括要插入型砂中的一薄板和/或棒,型砂放在由带有母模的模板及砂箱限定的砂型空间,上述的板和/或棒在与砂箱内表面及母模的内外表面稍微间隔处插处型砂中。因此型砂在这些部分预紧实。该装置还设有压板,在型砂预紧实后对全部型砂加压。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薄板和/或棒插入型砂中以便在不易很好紧实的任何部位对型砂预紧实。随后薄板和/或棒从型砂中抽出。之后,对型砂的顶面平整。在被薄板和/或棒预紧实后,全部型砂被压板加压。
本发明的装置还可包括薄板制的管,对在与砂箱内表面稍微间隔处的型砂预紧实。管可以是方形的,矩形的或圆形的。最好,管的横截面类似,但稍小于砂箱的内表面。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可对本发明上述及其它的结构及优点更清楚,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的一部分(预紧实在砂箱中的型砂的元件)的纵剖面图;
图2是沿图1中箭头A-A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装置的一部分(在预紧实后对砂箱中全部型砂加压的元件)的纵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纵剖面图;
图5是平整砂箱中型砂的装置的局部纵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纵部面图;
图7是沿图6中箭头B-B的剖面图;
图8是预紧实元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9是沿图8中箭头C-C的剖面图;
图10是预紧实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11是沿图10中箭头D-D的剖面图;
图12是预紧实元件再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13是沿图12中箭头E-E的剖面图;
图14是预紧实元件又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15是沿图14中箭头F-F的剖面图。
图1,2和3示出本发明的制造砂型的装置的一部分的一个实施例。图1和2示出一个预紧实元件9,它对填入模板2,砂箱3及加料框4之间限定的砂型空间的型砂S预紧实。图3示出一元件8,它对由元件预紧实后的模型空间中的全部型砂加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东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7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