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高度定向的聚酯板材的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6107869.3 | 申请日: | 1996-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53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22 |
发明(设计)人: | 唐纳德·凡尔登;曼努埃尔·C·恩里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利诺斯工具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5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申贤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高度 定向 聚酯 板材 方法 设备 | ||
1.制造高度定向的聚酯板材用的设备,含有:一对相互间形成一个让实心聚酯板件通过的辊隙的对置的轧辊,当上述板件沿预定的运行方向单道地通过上述辊隙时,同时受到滚轧和张拉;用来驱动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以明显不同的线性表面速度沿相反的方向转动的机构,以便按照由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的不同线性表面速度确定的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的预定的第一抽拉速度比在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之间的辊隙内同时滚轧和张拉上述的板件;至少一个设置在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中的一个轧辊后面(从预定的板件运行方向看去)的辅助辊子,用来抽拉上述的受过滚轧和张拉的板件使之离开上述的成对对置的轧辊;和,用来驱动上述的至少一个辅助辊子以明显不同于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中的后一个轧辊的线性表面速度转动的机构,以便按照一个预定的第二抽拉速度比再次张拉上述的已滚轧和张拉过的板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聚酯板件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至少一个辅助辊子是一组构成出口张紧辊组的辊子,用来相对于上述的成对对置的轧辊张紧上述的受过滚轧和张拉的板件。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第一抽拉速度比为4-5∶1,而上述的第二抽拉速度比为1.1-1.5∶1,因此,上述聚酯板件所受的总抽拉速度比约为6∶1,上述的高度定向的聚酯板材的抗拉强度约为100,000磅/英寸2,其模量值为3,000,000-5,000,000磅/英寸2。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聚酯板件在通过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间的辊隙之前是非晶态的,当该板件通过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间的辊隙时,由于受到定向诱发的晶化作用而立刻变成结晶态;设置了加热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中前一个轧辊的装置,以便将上述板件预热到低于上述板件的玻璃化温度(Tg),以防止上述非晶态聚酯板件粘附到上述成对轧辊中的前一个轧辊上;设置了加热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中的后一个轧辊的装置,使其温度提高到明显地高于上述板件的玻璃化温度(Tg),促进上述的结晶态聚酯板件的上述再次张拉。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在即将进入上述的成对对置的轧辊间的辊隙之前的位置上加热上述聚酯板件至高于其玻璃化温度的温度装置,以便通过在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间的辊隙内的上述滚轧和张拉来控制上述聚酯板件的定向;和,用来在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之间形成的辊隙之前的位置上对上述聚酯板件的一个表面喷洒乳剂的机构,以防止上述聚酯板件被加热到高于上述玻璃化温度(Tg)的温度时粘附到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中的前一个轧辊上。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各自的轮廓包含一个凹陷的中央部分和两个圆柱形的端部部分,以便使上述板件在导过上述对置的轧辊间形成的辊隙后其边缘部分的厚度比中央部分薄,从而使上述板件在通过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间的辊隙时同时受到滚轧和张拉后提高其沿宽度方向的平直度。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的中央部分的轮廓是弧形的。
9.根据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中央部分的轮廓是梯形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挤压上述板件的压模装置,该压模装置具有预定的横截面形状,以便使经过挤压的板件具有比中央部分薄的边缘部分,从而使上述板件在通过上述成对对置的轧辊间的辊隙时同时受到滚轧和张拉后提高其沿宽度方向的平直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压模装置的预定横截面形状是梯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组垂直排列并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的铸塑辊子,上述的间隙具有梯形的形状,以便接纳上述压模挤压过的具有梯形截面的板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利诺斯工具制造公司,未经伊利诺斯工具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78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侧共转式涡旋压缩机中的滑油分离和轴承润滑
- 下一篇:电源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