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状痕迹样本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9085.5 | 申请日: | 199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4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状 痕迹 样本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线状痕迹样本的方法,具体地系指利用热敏纸制作刑事犯罪现场供刑事检验用的工具线状痕迹样本。
在刑事犯罪现场上,线状痕迹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重要证据价值的犯罪痕迹。目前,多用铅片、铝板、铜板、石蜡、石膏、骨质、木质、皂基、塑料等原始、笨重、污染性物品制作线状痕迹样本。由于一些犯罪痕迹,如擦划、钳剪、剌切、砍凿、劈割、推拉等遗留的工具痕迹,不象手印、脚印、字迹、血迹那样具有明显的人身个性特征,加之制作检验样本受各类不同样本材料和光学系统分辨率的限制,费时费力,成功率低,往往影响此类痕迹的利用率和检验鉴定的准确性,同时,此类痕迹很难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手段进行大规模的贮存和检索,因而造成刑事技术检验领域的一种缺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热敏纸来制作刑事犯罪现场供刑事检验用的工具线状痕迹样本的方法,以取代其他制作线状痕迹样本的方法,改变过去“制作线状痕迹样本必须使用与现场检材相同或相近的物品”的传统模式。
本发明所用热敏纸系由热敏材料和片基组成的,片基可由植物纤维或赛璐珞构成。
本发明用于刑事犯罪现场制作供刑事检验用的线状痕迹样本,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嫌疑工具按不同角度、不同力度在热敏纸的不同位置上划过,由于工具擦划时凹凸处产生不同热量,使热敏材料改变颜色,形成条码状划痕,即可得到嫌疑工具的线状痕迹样本。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改变传统模式,取代其他制作线状痕迹样本的材料;
<2>变复杂的立体痕迹为简单的平面痕迹,其清晰的条码图像可直接进行微机光电处理,在微机录入方式上,可变较复杂的传感触针跳动式一维曲线图为较简单的光电扫描式清晰直观的工具线状指纹图;
<3>高灵敏、高反差、高清晰、高保真、无辐射、无污染、经济、轻便、特征细腻稳定,不损伤工具;
<4>各类工具均可制作线状痕迹样本,任何细微特征均能得到良好反映;
<5>在人工特征比对或照相时,省略了反复侧光以寻找痕迹最佳表现角度或真空镀膜、染色以增强痕迹反差等高难、繁琐工序,即时制作,即时比对,显微照相或放大均可;
<6>可解决临场检验嫌疑工具而不需要过多的附助设备;
<7>可解决大规模建立工具痕迹样本资料档案进行微机管理这一难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略介绍。
图1是嫌疑工具在热敏纸上划过试意图。
图2是嫌疑工具划过后得到的条码状痕迹样本。
如图所示,将喷涂有热敏材料1的片基2,即热敏纸,根据不同需要裁成不同尺寸,在制作线状痕迹样本时,将嫌疑工具3按不同角度、不同力度在热敏纸上的不同位置上划过,由于工具擦划时凹凸处产生不同热量,使热敏材料1改变颜色,形成的条码状划痕,即是嫌疑工具的线状痕迹样本(如图2),将此样本与现场实物或照相提取的工具痕迹进行比对,即可断定此嫌疑工具是否为作案工具,从而为更快更准确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的证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未经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9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绿毛龟胶囊及其制造方法